毛泽东的“两化”贡献(1)(2)
2015-10-17 01:04
导读: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胜利的“旗帜”。毛泽东自从踏上革命道路之日起,就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胜利的“旗帜”。毛泽东自从踏上革命道路之日起,就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前,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同时给向警予、欧阳泽、罗章龙、李思安、张国基等新民学会会员写信。他在给罗章龙的信中说:新民学会须“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的杰出代表。他提出要高举十月革命的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万岁,认定马克思列于主义的旗帜是“当代世界人民革命的旗帜”。毛泽东的一生,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的一生。大革命失败以后,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于主义的旗帜,走上 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延安窑洞的年代,他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奔赴延安,集合在这面旗帜下,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挺身而出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正因为如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强大的敌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引,特别是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因此能够在革命和建设中表现得无比英勇,不怕困难、恐惧、死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毛泽东本人就是这样。自从“信仰共产主义”之后,就从来没有动摇过。毛泽东说,他自己长期受打击排挤,遵义会议前就有20次,还曾受过开除党籍、撤职、降职等处分。在逆境中,他并没有灰心丧气,理想信念没有动摇;他闭门读马列主义书籍, 总结 革命经验。毛泽东说:“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现在的世界,依靠共产主义做救星;现在的中国,也正是这样”[2-1]。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这些品格和特点,决定了它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在世界上,凡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一例外地都必须遵循它,并在它的指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它,就会变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然而,在实践中 应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不同于中国,中国又不同于法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毛泽东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成功地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使之在中国具体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南,其核心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2]。这是全党急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一个科学的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是普遍真理,是共同规律。但是,“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 研究 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2-3]。必须坚决地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圣经”,简单地机械地重复马克思主义“个别词句”,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的人就把自己打扮成马克思主义者,用“满口革命词句”去“阉割革命理论的灵魂”。“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 分析 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干部,害处更大”[3-1]。因此,要 教育 全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象形而上学、教条主义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千古不变的教条,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到处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