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下](5)
2015-11-17 01:47
导读:事情还有另一面。 亚洲金融、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严重程度加深,工商金融企业大批破产,为美国垄断资本、首先是金融垄断资本廉价收购东南亚、东
事情还有另一面。
亚洲金融、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严重程度加深,工商金融企业大批破产,为美国垄断资本、首先是金融垄断资本廉价收购东南亚、东北亚的工商金融企业提供了历史上罕见的良机。1998年以来,它们以日本为重点,在东南亚、东北亚从事了大规模的收购。目前这种廉价收购正呈进一步发展之势。这是地地道道的弱肉强食。
可见,说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是在趁火打劫是蓄意推进亚洲的再殖民地化,是符合实际的。
然而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举着“自由市场”和“金融自由化”的旗帜,在亚洲实行“自由掠夺”、“自由屠杀”,必然引发、而且正在引发亚洲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仇恨。即使是《纽约时报》也公开承认这一点。(1999年2月18日《纽约时报》)我们且不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抗美国的言论。即使是在日本,一些政界人士也在破口大骂“盎格鲁—撒克逊式资本主义”。在这场“亚洲危机”期间,由于美国政府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数度出面赴亚洲活动,即使是一位德国分析家也把萨默斯比做“当今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一场反对美帝国主义运动的种子已经在亚洲(还有俄罗斯)的土地上深深埋下。
还有必要提及以下几点:
第一,中、美两国在就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举行的多年谈判中,美方一直坚持其苛刻条件,包括要我国进一步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还附加
政治条件;
第二,在这场“亚洲危机”开始形成之时,美国最高金融当局公开主持华尔街金融垄断资本,对刚刚建立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市场反复发起冲击,给香港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三,美国政府和金融垄断资本在其向亚洲发起的攻势中,对我国台湾省手下留情,而且台湾当局在这场风暴刮起之时除采取防范措施以外,还曾企图配合美国的攻势(特别是对香港);
第四,1998年以来,在美国发起的这场攻势下,我国内地经济受到了不利影响,美国资产阶级的舆论工具对此欢欣雀跃,乘机大肆宣传我国的经济即将崩溃,极力破坏中国在世界上的信誉。
战后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的政策是在经济上封锁社会主义中国。现在,它是企图从内部瓦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并从外部在金融、经济上冲击社会主义中国。
由此可见,美国在亚洲发起的这场金融、经济攻势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
(三)美国经济会长期是一个“繁荣的绿洲”吗?
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有人宣称,在世界经济的一片危机声中,美国经济却屹立不动,是一个“繁荣的绿洲”。
情况是不是这样?答曰:表面看来,暂时是这样,但不会长久。连格林斯潘也明确承认这一点。
格林斯潘今年1月20日在美国联邦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作证词中,说了美国经济在1998年的增长,同时也再一次提到美国经济面临着“一些危险”,存在着“脆弱环节”。
如前所述,就连《商业周刊》主编在他的“新经济论”中也一口气讲了5个“并不意味着”,其中就包括“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再出现衰退,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不复存在”。
美国经济目前的表面繁荣不会持续多久。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亚洲危机”对美国经济具有两重性,即既具有有利的一面,也具有不利的一面,而且不利的方面有可能进一步增大。
其有利的一面,本文前面已基本上说到了。不过,这些有利条件同时也包含着对美国经济不利的因素。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其不利的一面主要是,1.1999年1月以来,美国出口贸易进一步恶化,对外贸易逆差继续上升。8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物质生产的增长以及上一次经济危机期间物质生产下降幅度受到抑制,在相当程度上靠的是商品出口的增长。最近几年来,美国的物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靠出口增长在维持。现在,这个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至少是在短期内难以恢复。2.美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在亚洲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的经营业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伤害。3.由于亚洲国家陷于经济危机,大批企业破产,美国银行界尽管撤走了短期资金,但它们发放的长期贷款一时难以收回,其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了坏帐。有的美国银行已经关掉了设在一些亚洲国家的经营机构。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在内,还有总部设在旧金山的美利坚银行,都在“亚洲危机”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