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下](6)
2015-11-17 01:47
导读:由于“亚洲危机”发生的传染作用,目前包括亚洲本身(主要是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东欧与中亚(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独联体若干其他成员国)、中东
由于“亚洲危机”发生的传染作用,目前包括亚洲本身(主要是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东欧与中亚(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独联体若干其他成员国)、中东(包括海湾产油国)、南北非(包括非洲最大的国家南非)、拉美(包括经济总量占拉美40%的巴西)、大洋洲(主要是新西兰)、约占世界经济总量40%的国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由于受到危机的打击很重,一些国家的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亚洲危机”也冲击了西欧经济。无论是欧盟15国还是欧元 11国,1999年的经济增长都将减速。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如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经济都出现了危机迹象;德国1998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已经出现负增长。美国无论是在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的总量方面,在西欧都占很大比重。一旦西欧经济出了事,对美国的冲击力将非同小可。
“亚洲危机”对美国的不利影响,就是《商业周刊》主编在他的“新经济论”中也是承认的。
这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
由此可见,美国垄断资本集团蓄意制造“亚洲危机”,实际上是在刀尖上跳舞。
第二.我在拙作《三说美国》里说过,美国资产阶级当权派在国内实行的实际上是债务经济政策,而且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衰落阶段,它就越是依靠债务经济度日。
首先是联邦政府负债。这里只说它的狭义负债,即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采取寅吃卯粮政策、由政府财政部不断发行国债券而造成的债务,既不说它的广义债务,也不说美国各州及其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在美国,州政府不算地方政府)的债务。
就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盛阶段而言,这种负债的增幅较小,即从1945年(财政年度,下同)的2601亿美元增加到1969年的3658亿美元。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衰落阶段,这种负债由1970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4.6153万亿美元。最近几年,美国联邦政府所负的这种债务仍直线上升。1997年,它增加到5.4131万亿美元;1998年,它进一步增加到5.5261万亿美元;截至1999年3月23日止(这个财政年度要到1999年9月底才结束),它已增加到5.645万亿美元。政府负债总额迅猛增长,它为债务支出的利息也随之而水涨船高。现在,它每年为此的支出已经由1980年的748亿美元上升到33亿美元左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这里有必要指出,克林顿政府宣布,1998年财政年度的联邦财政开支已经平衡,并有结余。这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这个财政年度的联邦政府开支在计算上之所以平衡,并有结余,是因为克林顿政府把社会保障基金的990亿左右美元的盈余计算在政府财政收人的项目之内了。而美国全体在业职工所交纳的社会保障税,与美国居民缴纳的所得税和工商金融企业所缴纳的盈利税,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后者由政府使用,不需要归还给纳税人,而社会保障税是要在职工退休以后陆续归还给这些职工及其家属的,所以它不能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混为一谈。也正是因此,社会保障税款与其他几种保险税(如医疗保险、联邦政府雇员退休保险,等等,而以社会保障税为主),在联邦财政预算里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信托基金”(Tust Funds)。至少是从70年代以来,这笔“信托基金”收支相抵,一直是有盈余的。过去美国政府把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归咎于此项基金开支过大,是不对的。现在,美国政府又把此项基金的盈余计算在政府收人总额之内,得出结论说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并有结余,同样是不对的。如果扣除这990亿美元的社会保障基金盈余,则克林顿政府1998年财政年度的政府财政收支既不平衡,更无结余。注明1998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已经载文指出了这一点。
其次,是居民负债(美国资产阶级称之为“消费者债务”。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美国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是生产者,其次才是消费者)。
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也为了防止“生产过剩”,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特别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衰落阶段以后,采取包括大量发行信用卡(到90年代初期,美国各种金融机构和巨型工商企业发行的信用卡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大量发行住房抵押贷款等方式,极力促使居民超前消费。80年代,美国人除了把美国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提供的全部服务都吃光用光之外,还额外消费了1万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即为突出的一例。再如1998年全年,美国的居民平均储蓄率(即纳税后收人减去支出以后的余额),只有0.5%,而这一年的9、10两个月,则分别为负0.l%和负0.2%,第四季度合计为零;1999年1月为零,2月为负0.2%,创1959年以来储蓄率的最差纪录。这是突出的另一例。就是说,这半年期间,他们毫无积蓄,除了把纳税后收人全部吃光用光以外,还借债消费。这当然是就人均而言的。实际上,所谓超前消费或借债消费,全是体力、脑力劳动者。资产阶级不可能把他们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全部吃光用光,相反,他们要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体力、脑力劳动者的超前消费,正是资产阶级为了使他们的资本增值而极力促成的。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居民负债额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