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2)
2016-02-11 01:05
导读: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在1938年10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具体地说,他是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在1938年10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具体地说,他是在这一报告的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在论述这一问题的时候,他首先从“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讲起,指出:“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可以的,应该的,看什么历史条件来决定。”“对于我们,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密切结合着,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出全民族于水火,只有全民族的解放才能有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解放,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战争中的实施。”正是根据这样的深刻思考,他提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毛泽东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强调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而且强调这样做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了“出全民族于水火”,为了“全民族的解放”。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就是这样一个由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人所创立,为振兴中华民族应运而生,融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于一体的思想理论。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君如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硕果:十七大的十大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