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与政府信息化建设(4)
2016-03-14 01:00
导读:电子政府工程(或者电子政府信息化工程)的不成功,可以归结为网络化失败。网络化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进行网络化时不是基
电子政府工程(或者电子政府信息化工程)的不成功,可以归结为网络化失败。网络化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进行网络化时不是基于业务,而是基于技术。正确的方法是基于政府业务进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但同时又要反映政府业务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政府业务的信息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基于政府业务并不是把传统的政府业务照搬到信息系统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政府业务目标为核心,并对政府业务进行有效的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政府信息化的成功。
要实现电子政务,必须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地推动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既要尊重现有的工作习惯和流程,又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只有这样,先开展的工作才能为下一步的完善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认识上的错误是电子政府建设的效果不如人意的重要原因。首先是许多部门简单地认为电子政务可以从公文流转的电子化开始。公文流转是最容易想到的着手点,但实际上是很难开展的一个地方,因为这种习惯的办公流程绝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计算机不是很适宜处理这种业务。另一个误区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和只注重“面子”上的指标,而不重视应用效果。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错误是以为只有政府才需要电子政务,实际上企业和事业单位同样需要开展电子政务,可以说,只要有需要
行政管理的地方,就需要开展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规划建设一步到位,追求高大全,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超前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模块式软件设计和功能组合。电子政府是不太可能一步到位的,包括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把原来传统政务体系简单地翻版到电子政务系统,这也是目前电子政府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再造和调整也许是应对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还有一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电子政府的建设非常重要,但它的运营和维护才是最为关键的。没有良好的系统管理、维护工作,电子政务系统将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上的效益。对电子政府建设工程的承接商,也要变革服务理念,创造性的开展全程跟踪服务模式,对客户负责到底,真正关注系统的使用价值。
电子政府建设要注意先从效益显著、看得见、摸得着、有把握的地方着手,比如在多数政府部门,公文传输是电子政务最佳的突破口。公文传输不同于公文流转,他们包含的业务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公文传输可以先从红头文件的传输环节抓起。电子政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项目设备配置要合理,核心软件一定要买最合适的,同时软硬投资比例要适当。电子政府要取得成功,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很好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是不可缺少的保障。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除了以上的认识问题以外,“硬件”上主要有资金短缺、基础设备滞后、市场规模和习惯势力对变革的抵制等方面的问题,而“软件”上问题主要有公务员和公众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加强、领导的信息化意识需要提高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需要加大力度等方面。同时,政府上网后,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政府网进行后续的维护管理。在硬件上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在软件上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应用上的
培训,对政府信息的应用权限制度、经营权限制度、服务等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