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科举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兼(3)
2016-03-18 01:03
导读:尽管如此,科举官僚制最大的弊病还不在科场,而在官场。即如黄宗羲所说:“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所谓取士之严,指士林出路仅有科举一途,
尽管如此,科举官僚制最大的弊病还不在科场,而在官场。即如黄宗羲所说:“今之取士也严,其用士也宽”。所谓取士之严,指士林出路仅有科举一途,造成严重的人材浪费;所谓用士之宽,指一旦考上即易于“ 进”,致使“在位者多不得其人”,官场气大坏。他由此叹道:“取土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 R.C.Majumdar, H.C.Raychaudhuri and K.Datta, An Adranced History of India. Macmillan,1978.PP.549-556
W.E.Kaegi,Byzantine Empire:Bureaucracy. N.Oikonomides,Logothete.Bath in Dictonary of the Middle Ages.Vol.2,PP.471-475;Vol.7,P.642.
《唐摭言》卷一。
《明史》卷六九《选举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吏胥》。
明吏》卷七0,《选举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
《明夷待访录·原法》
参见秦晖:《宗族文化与个性解放:农村改革中的‘宗族复兴’与历史上的‘宗族之谜’》,《中国研究》(东京)1995年8月号,28—31页。
《韩非子·备内》。
《汉书·贾谊传》,今本贾谊《新书·时变》文略异。
关于“大共同体”、“小共同体”及个性发展(现代化)进程间的关系,详见注[10]秦晖,25—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