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与革命:政治选择的痛苦与代价
2016-03-18 01:03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维新与革命:政治选择的痛苦与代价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维新与革命:政治选择的
维新与革命:政治选择的痛苦与代价
1
去年八月,我约关天茶舍的王怡、朴素、一听,闲闲书话的季米、读书论坛的萧峰筹划《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征文活动。缘起是因“九十年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意识形态的垄断下已被两岸的御用史学家和官方教科书定性,成了证明某种‘历史必然性’的教条。与此同时,大量的史料或被尘封在档案馆里,或被当事人带进了坟墓,许多缺乏见证的历史事件成了千古悬案。而被灌输了‘历史必然性’思想的一代青年,或以虚无主义对待历史,或以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历史,放弃了对辛亥革命这一偶然性事件的探索和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追问,放弃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宪政进程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沉溺在抚今追昔、缅怀先圣的廉价的感慨之中。历史研究的向度被有意和无意地扭曲,成了‘历史学家’和民众虚妄精神的根源。”(见《征文启事》)鉴于此,我们想通过征文,倾听网友和体制外学人对辛亥革命的新认识。征文原定期限是从九月十日至十一月十日,后因故推迟到十二月三十一日。这次征文共有28位作者发表文章35篇(一篇文章分数次发表的算一篇)。另有数位海外学人惠寄的文章因故未能发表;还有几篇约稿因过了征文截稿期,经作者同意,未收入纪念文集;在此,我向这些作者表示感谢和歉意。
元旦过后,我就着手整理征文的文稿,本想赶在春节前编目结集,制成下载文本,但因工作太忙,未能如愿。
2
春节期间,一位网友来电话拜年,闲谈之中,提到了辛亥征文。他是一名教师,他对“辛亥征文”发表的文章,感触很深,对学校几十年来用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历史教材,对小学、中学、大学生灌输僵化的历史观念、掩盖和歪曲历史真相,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民国以降,特别是在1919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之后,受中国传统儒学观念支配的传统史学体系崩溃,在西方历史哲学和各种史学流派的影响下,中国历史研究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选题和方法开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完全按照官方意识形态和时事政治的需要进行解释和评价,以使其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唯物论”史观。历史研究的重点只局限在很少几个所谓的关键问题上,如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问题、明末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华史、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斗争史……而许多本该研究的重要的历史问题却成了研究和教学领域的空白或薄弱环节,既缺乏民间史料和官方历史档案的整理、出版,又缺少客观的论辩和分析,对外国史学界、港台史学界敏感选题的论著概不出版,对其研究成果更是讳莫如深。“文革”结束后的二十多年来,历史研究虽然向着多元化迈进了一大步,但体制内学者的研究和著作出版依然囿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内,大、中、小学的历史教材依然沿袭“文革”前的历史观念,对历史事件的选择、阐释和教学指导思想上并无多大的改观。并且,通过应试教育的强制性,依然用错误的历史观念误导学生,帮助当局推行愚民政策。
萧功秦近期在一篇文章中说:“人的选择、学术的生存方式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中也是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是多元化的,学术研究本身也应是多元化的。在我看来,体制外的研究尤其值得人们理解、支持和尊敬。人们要理解体制外学术研究者的独立性、尊重他与学术主流保持相对的距离感。他作为知识分子所体现出来的边缘性,不但在古代重要,在现代世俗社会中同样重要。恰恰此类体制外研究,往往会产生很多思想性很强的东西。因为他涉及的是一些公共话题,问题比较尖锐敏感,但却往往由于涉及社会重大的矛盾、困境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领域的课题往往需要学者以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的目光,以知识分子的激情,以独立的态度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萧功秦:《当代学者的社会定位》,《书屋》,200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