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及防范(1)
2014-05-28 02:52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及防范(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全过程之中,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全面认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全过程之中,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全面认识审计风险,才能做到防范风险,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审计风险存在的首要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审计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都存在着面对众多的被审计资料如何确定审计样本的问题,既使经验再丰富的审计人员,甚至电脑,也不可能确定自己所选取的样本均为有问题样本。这样,就形成了由于抽样而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称之为抽样风险。抽样风险的大小决定着审计风险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大小。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固有风险的存在。内部审计人员所接触的审计资料是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也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取得的,而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出据的证据是否真实,审计人员只能凭经验判断,这里就存在着审计风险。而且作为内部审计,由于受审计权限和审计手段的限制,难于从外部获取可信度更高的资料和证据,因而这种固有风险的比例就更大。
审计风险的主观性主要反映在检查风险上,检查风险的大小是由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和经验决定的。其主要反映在审计假定、审计复核和审计定性几方面。审计假定是指对审计工作所涉及的方面所作的合乎逻辑的说明或推理。审计工作中对各种条件的认定不可能—一证实,必须根据以往经验或假定认可,或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因此,审计假定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观因素。
审计复核包括对账表、账账间勾稽关系的复核,对存货的实地监盘、对货币资金的账实核对,对债权债务的必要函证等。这项工作不能以审计假定来代替。由于审计算核的工作量较大、程序较繁,审计复核工作到位,会降低检查风险,反之则存在较大的检查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审计定性是对经审计证据证实的事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性质对照相应的法规予以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审计定性是审计工作的一道关键环节,定性是否准确,关系到位终审计结果的质量。
如何防范审计风险
(-)重视符合性测试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所谓符合性测试是“为确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信赖程度,确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必须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和评价”。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其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小;反之,其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大。衡量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要通过符合性测试来证明。对于铁路单位而言,由于具有严格的核算体制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账目处理方面的内控制度一般较健全,但对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对资产管理内控制度进行测试,以确认其控制是否到位,有无存在漏洞,可信赖程度有多高,进而确定审计抽样的数量及范围,是每项审计实施阶段开始时的首要工作,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
信息系统审计——传统审计的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