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

2015-07-14 01:03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新审计准则视角下的持续审计探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及时性和电子证据可靠性以及实时财务报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及时性和电子证据可靠性以及实时财务报告方面的问题,认为应采用持续审计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实施持续审计应当加强持续审计软件的研发、强化持续审计信息的安全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持续审计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批准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的22项审计准则和修订的26项审计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将对审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但执行新准则也将面临一些问题。  一、执行新审计准则面临的问题  (一)难以实时获取准确的信息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风险在所难免。当面临经营失败和财务失败的威胁时,被审计单位可能发生重大的错报。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有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而有利于评价被审计单位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一定时期内,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持续收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判断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五条提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但是在传统的鉴证业务中,一般采用定期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方法,即只在签订业务约定书和执行外勤工作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这种方法下信息更新速度较慢,难以实时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难以实时获取充分适当的电子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基础,只有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和意见。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审计人员利用各种文件和记录,采用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信息系统的联系愈来愈紧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采用电子文档的方式保存。由于发生档案更新或备份文件不存在,致使某些电子化的审计证据只在某一特定时点存在。为了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指出:“电子商务系统高度自动化或未保留包含审计轨迹的电子证据的情况下,仅依靠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并考虑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主要是采用通用审计软件,这些审计软件能够提供凭证准确性校验、账户平衡校验、年度间结转校验、总账明细账分类校验等年末时点的审计,以及简单的明细账查询、科目余额分析、审计抽样、跨年度账龄分析、固定资产及工资系统的分析,但是不能实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资料,缺乏强大的分析程序,不利于获取充分适当的电子证据。  (三)难以对实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在网站公布本单位的财务报告将逐渐成为主流。这些财务报告采用实时生成系统,报告周期较短,甚至缩短到每日一份财务报告。其作为被审计单位出具的一种形式的财务报告,也构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根据第1101号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四条的要求,财务报表要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仅通过传统的定期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时获取财务信息,更无法对实时的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  二、持续审计———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持续审计是指由独立审计师在事项发生的同时,或在事项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对与事项相关的主题使用一系列审计师报告提供书面认证的一种方法。目前,持续审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审计职业人士的重视,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审计模式。  (一)有利于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  持续审计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通过嵌入审计模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持续审计代理的方法。在嵌入审计模块法下,审计人员把审计软件嵌入客户的信息系统中,在被审计单位业务发生的同时,依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是在被审计单位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嵌入审计模块的方法会浪费客户的系统资源,影响客户的运行速度。持续审计代理的方法下,可以在企业的信息系统设置代理服务器,把相关信息储存至服务器中,再通过虚拟专用网把信息下载到实时审计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经过审计系统的自动分析转换成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各种数据,根据预设的程序发送到注册会计师的电脑中。此外,计算机程序在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重大异常现象,也将会发送异常情况报告给特定的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方法下,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启动数字代理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
上一篇: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