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2016-01-07 01:05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及内部审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及内部审计人员行业均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八条——错误与舞弊》等准则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的上市公司舞弊,指出了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审计 一、 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 公司舞弊又称为公司欺诈,是指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一般表现为有目的欺骗或故意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根据舞弊层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非管理舞弊(Employee fraud)和管理舞弊(Management fraud)。非管理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的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管理舞弊是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通过公布的误导性或严重扭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根据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的不同,又可将舞弊分为:会计事项舞弊和会计报表舞弊。会计事项舞弊通常旨在方便盗窃,或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会计报表舞弊涉及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 二、上市公司内部舞弊的原因 引发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环境因素、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 1. 环境因素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前期运作不规范,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很差,市场透明度很低,造成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证券市场中的这种状况使得上市公司有条件不真实披露自己的信息,从事欺诈、内部交易或暗箱操作等舞弊行为。在公司首发上市阶段,中国证监会要求公司有3年盈利,公司为了能上市,可能做出舞弊行为,如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麦科特、郑百文等。 2. 内在机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初期,更多看重的是筹资功能,甚至把证券市场当成帮助国企改革脱困的手段。这种证券市场定位造成了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严重弱化,为公司管理当局达成预算目标(借以表现其为成功经理人)或贪得绩效奖金或分红而进行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3. 外在诱因 审计人员的“合谋舞弊”以及我国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甚至是给予上市公司的巨大压力也成为证券市场产生舞弊行为的重要外在诱导因素。 三、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舞弊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从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两方面分别论述。 1. 非管理舞弊的手段 非管理舞弊通常是管理当局的下层雇员涉足的,其舞弊手段表现为:有关文件的丢失;现金短款或现金长款;来自客户的抱怨或投诉;经常对应收款和应付款进行账项调整;明细账与总账余额不平衡;已到期但账面上仍显示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存货盘亏或存货报告中废料数额不断增加。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内部审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抽样的相关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