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政府宏观经济治理中审计的作用

2016-05-21 01:00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在政府宏观经济治理中审计的作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从建立主
摘要:从建立主义市场体制、加强宏观经济治理需要出发,从改革现行审计体制进手,透过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制约我国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原因,引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审计监视来帮助政府正确行使宏观经济治理的职能,运用合适的手段适度调控宏观经济并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国家审计;宏观经济治理;经济监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也正逐步走向成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般包括宏观决策系统、宏观调控系统、监视保障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四部分。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是独立的专职经济监视机构,行使的是政府经济监视的职能,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属于监视保障系统,并具有信息反馈的职能。就是通过审计监视来帮助政府正确行使宏观经济治理的职能,运用合适的手段适度调控宏观经济并达到预期目的。  一、对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审计作用的思考  (一)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我国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以来的十多年,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微观审计,审计评价时,一般就事论事,即使是实施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治理具体措施的大项目,如水利资金审计,防洪救灾资金的审计,审计评价基本上都围绕资金使用上的展开,很少涉及对宏观经济治理活动本身的评价。但各级审计机关还是比较重视微观审计对宏观经济活动情况的反映,提倡微观进手、宏观着眼,通过定期审计、行业审计、专项审计等手段,反映经济活动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题目,为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意见,但我们对宏观经济治理本身的评价,如体制、机制、法制的评价还很少涉及。1995年,我国的第一部《审计法》颁布,在这部里才第一次明确实行“财政同级审”和对中心银行进行财务收支审计,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国家审计可涉及的宏观经济治理的领域。根据此法,各级审计机关开始实施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反映财政治理方面的题目未能表露,即使表露, 也是对现象的罗列,很少或根本不涉及政府宏观经济治理本身的题目。至于对中心银行的财务收支审计还不能涉及宏观经济治理的,如对手段、金融工具的评价。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对宏观经济治理活动的评价还刚刚起步,涉及领域仅仅在同级财政预算执行上,无论涉及的范围,还是反映题目的层次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近年来各级人大对审计机关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既满足又提出意见,希看审计机关对财政预算决算中多年来存在的题目能从体制、法制、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本质题目的意见。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视作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尽管我们所做的工作与现实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年轻的国家审计机关已开始重视对宏观经济治理活动实施监视,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国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一个明显特点,国家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广度与力度超过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固然有利于资源公道配置,但又潜伏巨大风险。我国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为人民着想,因此在宏观经济治理中,更应留意决策治理的性及风险,更应注重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监视保障和信息反馈作用,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往认真思考。  (二)制约我国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原因剖析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审计制度的时间 不长,市场发育不成熟,与市场经济体制配套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完善,决策系统、调控系统、监视保障系统与信息反馈系统的各自职能配套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逐步走向协调完善。国家审计的极大多数工作游离于宏观经济治理之外,缺乏参与宏观经济治理的预备和积累。  2.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存在先天不足  美国联邦审计署隶属于国会,是美国国会监视和约束政府的重要工具,在美国权力平衡的天平上,政府的权越大,联邦审计署的监视力度和广度也越大,这才能保证权力的平衡。在世界上的尽大多数国家,国家审计机关都起着维持这种平衡的作用,这就必须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治理活动进行严格监视。我们固然不主张权力平衡的说法,但对权力实施监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典思想和***的。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设置在政府内,是事实上的政府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有限独立性的设置客观上已排除了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充分发挥监视保障作用的可能性,它所发挥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  3.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职员宏观治理的观念比较淡薄  多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领导和审计机关领导一再要求审计职员从微观着手、宏观着眼,从体制、机制上找,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事论事,可谓驾轻就熟,若要对宏观经济治理进行评价,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德国审计机关对国家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实施的是事前审计,即在项目立项后就进行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是否正当,是否已通过有关程序;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性;项目资金的正当性和可靠性;项目设计的公道性。假如这些都没有题目,项目就可以通过公然的招、投标方式予以实施了。德国的审计方式就能保证最大限度地防止重复投资、盲目建设,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他们的宏观意识在微观中的运用。而我们的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节减一点被严重高估冒算的基建用度,至于它是否属于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建设后投资效益如何,一般不作评价,即使评价也是“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以上就是观念意识带来的区别,这种区别看来很小,但它的效益是无法计量的,由于有人作过估计,前些年我国每年属于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的资金有数千亿元。
上一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题目及其路径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