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贸易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2)
2016-06-30 01:04
导读:(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作用 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具有拓宽审计范围,加快审计速度,进步审计层次,全面监控业务,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作用 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具有拓宽审计范围,加快审计速度,进步审计层次,全面监控业务,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为现场审计提供审计依据。对被监管行某一持续时期内的各项经营治理活动,经非现场分析后作出结论并保存,作为现场审计的依据。 2.进步现场审计的质量。经非现场分析,为现场审计提供可靠、详实的依据,使现场审计针对性强,纠正违规、违法的效果明显。 3.科学、公道地安排现场审计职员和时间。依据非现场分析把握的情况,能对现场审计的职员多少、时间是非进行科学、公道地安排,进步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本钱。 4.动态预警作用。通过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建立一套完整的经营监测指标体系,实施实时非现场计算机分析,发挥动态监测、预警作用。
三、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工作方法 各项业务数据和信息的电子化,使得审计工作迫切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与方法的审计工具,改变现有的审计作业手段。而业务数据和信息电子化对审计工作的主要表现在: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对审计的影响、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对审计作业手段的影响、对审计职员的影响、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直接对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操纵程序 1.确立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
工作计划。按照银行内部审计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非现场计算机审计方案,并就其共性的内容和环节加以规范,主要应包括:系统的检查,原始数据采集,确立计算机审计目标,选用通用审计软件,审计软件操纵的步骤,选用计算机程序语言,代码编制构想,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分析作出结论等。 2.非现场计算机审计预备,包括审计数据预备和被审单位资料收集两部分。审计职员可以根据日常的或审计项目的需求,采集被审单位原始数据,应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此外也可收集并要求相关单位提供部分资料,以确保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实施,对审计数据进行非现场分析。转换数据后,对所取得数据的完整性加以验证,开展非现场审计分析,查找疑点,形成电子文档,作为现场核实的依据。 4.现场核实。针对分析产生的疑点,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现场审计手段,到现场进行核实,对确实存在的题目形成工作底稿。 5.事后处理。现场核实后,根据工作底稿和相关资料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处理处罚决定书等,完成审计项目。
(二)实施范围 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工作一般既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与其他审计项目相结合;可适用于行长的任期责任(离任) 审计、业务经营指标真实性审计、信贷及财务等专项审计,而且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公道的、完整的数据化监测指标进行日常的、动态的监测审计。非现场审计具体分析的内容可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信贷、存款、财务、银行卡、联行等所有经过计算机处理的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正当性,以及会计核算和治理的审计。除此之外,还包括总量治理目标、任务效益目标、资产风险等项的审计。
四、进一步做好国有贸易银行非现场机审计的基本思路 由于非现场计算机审计更多地借助了
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审计,实现了手工操纵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大大进步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拓展了审计范围和,并延伸了非现场审计的作用,克服了现场审计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随着国有贸易银行电算化、信贷等治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向大集中、高层次,一些国有贸易银行也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非现场计算机审计。我们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更能进一步做好国有贸易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
(一)加强领导,保障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