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贸易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4)
2016-06-30 01:04
导读:(五)开阔思路,拓展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当前,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大多运用于对存在题目进行反映、分析和评价上,而不是对题目出现前进
(五)开阔思路,拓展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当前,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大多运用于对存在题目进行反映、分析和评价上,而不是对题目出现前进行预警,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巨大的数据处理潜能。为进一步扩大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使审计监视及时渗透到各监视对象的组织体系、治理办法和业务操纵之中,在开展非现场计算机审计时,必须开阔思路,拓展审计监视的范围和内容,既要重视做好所发生业务的事后检查,又要利用计算机的科技手段,在建立非现场审计指标体系和设置公道的指标参数值的基础上,实时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审计监视,全面对审计对象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及时向监视对象发出风险预警,对非现场监控工作中发现的违规题目和风险隐患及时向行领导反映,变单纯的事后监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视相结合,实现由传统审计为主向非现场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相结合的转变,使两者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完善现代贸易银行内部审计监视机制,也是审计监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由之路。
(六)全面规划,建立科学、同一的非现场计算机审计体系 在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已越来越成为内审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的情况下,各行应在系统内作出全面规划,建立起科学、同一的非现场计算机审计体系,进步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效果。 1.对全行的非现场计算机审计作出同一规划,建立起实施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规定和操纵规程。包括实施非现场计算机审计的范围、频率、方案、职员组织和程序等。 2.建立审计部分与全行业务数据处理中心之间一条实时下载数据通道。下载后的数据标准应该是经过一定格式转换的数据,并过滤掉与审计无关的信息或字段,这样一般非现场计算机审计职员可以不必熟悉业务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内容。 3.建立一套对标准数据快速判定其完整、正确性的同一标准或应用软件。 4.建立审计数据库。要以省分行一级为单位,建立同一标准的审计数据库,使审计职员可以利用审计数据库方便、快捷得到所需审计数据。 5.建立固定的审计模块。将一些成熟的审计经验和方法加以,形成同一标准的审计模块即快速编程模块,审计职员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对标准数据可以快速查询、统计、分析和判定,形成审计结果。 6.开发一套审计工具软件,对非现场计算机审计常用操纵进行优化。如对多表链接查询、特定关键词在多表中的查找和数据的图形化显示等工具软件的开发,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多次反复操纵过程提练出来做成一个集成的工具软件,这样就可以在今后的审计中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减少重复劳动,进步审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