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银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及其保障机制

2016-07-14 01:00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银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及其保障机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为在银行推行
[摘 要]为在银行推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巴塞尔银行业监视委员会从经营层面、治理层面和监管层面构建了保障机制。,我国银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的保障机制很不健全,还需要银行治理当局、治理当局、监管当局采取不同措施共同构建,以终极达到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目标。     3.以治理作用服务于治理作用为标志  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治理作用,一类是治理作用。内部审计治理作用夸大对日常经营活动的治理,治理作用夸大内部审计对经营者的监视[2].内部审计从夸大治理作用到夸大治理作用是熟悉不断深进的结果。当治理作用的夸大超过治理作用之后,内部治理基础审计成为新的内部审计模式。治理作用服务于治理作用是内部治理基础审计的另一典型特征。  二、国外银行推进内部治理基础审计情况  银行率先推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是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熟悉逐步深进、OECD对公司治理日益重视的背景下,BCBS经过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推进的。  (一)推进背景  1.IIA:内部审计处于由治理向治理转变过程中  内部审计存在一个从夸大治理作用到夸大治理作用的熟悉不断加深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IIA的历次定义修订中。从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由治理向治理方向转变的轨迹[6].如,1990年IIA以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组织经营活动,并为组织治理者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6],夸大的是治理作用;1999年IIA提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评价并改善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7],这就夸大了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  2.OECD: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被夸大  《O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年修订版比1999年版更加夸大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在修订版第二部分“对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注释”中不断地被夸大。特别是在“董事会的职责”有关注释中,OECD夸大内部审计“确保公司包括独立审计的和财务报告体系的真实完整性,及确保在适当位置存在适当的控制系统,特别是风险治理体系、财务和操纵控制系统、法规的合规等”等治理功能[2].  (二)推进过程  1.观念形成:关注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  以2001年8月BCBS发布的《银行内部审计以及监管当局与审计者关系》[8]为观念形成标志。在此文件之前,BCBS涉及内部审计的文件有1998年9月的《银行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9]、1999年9月的《加强银行公司治理》[3]等,这些文件均夸大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监控体系一部分,侧重于其协助治理层更有效地履行治理职责等方面,夸大的是内部审计治理作用。在《银行内部审计以及监管当局与审计者关系》[8]中,BCBS呼吁所有银行成立一个永久的、独立的内部审计部分,并从内部审计目标与任务、与外部审计关系、与监管当局关系等各个方面加以指引。内部审计治理作用受到了关注,治理基础审计观念形成。  2.由观念走向实践:进一步分离内部审计的治理职能,尤其是合规关注职能  2002年8月BCBS公布的《银行内部审计以及监管当局与审计者关系调查》[10]显示内部审计治理作用在银行实践中得到夸大,2005年4月发布的《银行的合规与合规部分》[11]进一步为内部审计治理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  2001年到2002年,为了解银行对《银行内部审计以及监管者与审计者关系》的反应,BCBS的会计特别工作组对包括比利时、法国、德国等在内的13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及71个银行开展了一项调查[10].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内部审计重要指引在被调查银行中获得了普遍接受,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内部治理基础审计已不仅仅是观念,而已经开始实践。调查结果同时显示银行存在分离内部审计合规关注职能需要。随着《银行的合规与合规部分》的发布、独立合规部分的成立,内部审计更进一步地从日常合规事项关注中超脱出来,以更超然独立的地位确保其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推行保障机制  银行内部治理基础审计在国际活跃银行得到普遍实践。在2006年发布的《加强银行公司治理》修订稿中,BCBS作了很多进步银行内部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确保了内部审计治理作用的发挥,也强化了治理基础审计的保障机制:(1)经营层面,夸大在组织机构中分设独立的风险治理部分、合规部分、内部审计部分,保障内部审计以更加客观与超然的姿态发挥治理作用;(2)治理层面,夸大构建更加独立、非执行、专业的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的报告上级,通过确保报告上级的独立来保障内部审计更加独立地发挥治理作用;(3)监管层面,夸大监管者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评估等,从而以外部监管气力来保障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权威性[2].
上一篇:从IT审计看审计学科发展与技术审计时代的到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