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独立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4)

2016-08-02 01:00
导读:2. 审计质量进步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尽管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来自于经济主体内生需求。然而,现实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处于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正如约

2. 审计质量进步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尽管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来自于经济主体内生需求。然而,现实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处于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正如约翰.海普(2002)而言,高质量的审计是一种很弱的均衡。市场上普遍存在引发低质量审计的动机。资本市场上低质量审计信息的传递,其损害的是中小股东权益。由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阻碍审计质量进步的因素在于市场上缺乏一定的制度建设,以保证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隐性”契约的贯彻和实施。假如没有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审计质量的进步就会成为一句“空谈”。为此,笔者不能苟同加大注册师的惩罚力度,以解决审计质量低下的题目。改变审计主体的利益风险边界,无疑对改善审计质量是有利的。然而,应该看到进步审计主体的风险“阈值”,意味着审计本钱的进步,而当审计质量没有相应进步时,契约主体可以选择别的信息源来辨识代理人类型,从而减少对审计服务的需求,由此而强化审计质量的低水平维持。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隐性”契约,与银行将资金借于企业,所签定的委托代理合同,并没有什么两样。需要符合标准委托代理,即契约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然而,在我国现有背景下,存在影响“隐性”契约实施的制度性障碍,其表现如下:
1)契约签定一方存在产权模糊的题目。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于其股东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公司的财产和股东相分离。为此,上市公司的利益风险边界是清楚的。在这一条件下,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才可能适用。然而,我国大量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向上市公司输进或输出经济资源,上市公司的权益边界由于大股东的行为而变得模糊,成熟的资本市场为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隐性”契约的实施,建立了一套制度规则,诸如控制权竞争市场、公司法人资格的否定等。这些制度规则可以有效约束大股东的行为,促进“隐性”契约的实施。然而,我国大量股权的非活动性,同股不同价,股票市价难以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业绩,抑制了控制权有效转让;另外,大量大股东与政府存在着直接联系,大股东的非经济性目标(地方财政,就业等目标)成为股东们行为的最好借口。可见,当契约的一方不遵守“游戏规则”,且与另一方相比,控制着巨大的经济资源,承担着保护中小投资者责任的审计师是如何能承受之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环境还不成熟。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仍然存在着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剥夺的审计失败,如何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环境,是众多资本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不希奇在上世纪90年代,公司治理题目成为很多国家经济界和法学界讨论的热门。不同国家,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公司治理题目有所差异。我国所面临的公司治理题目是,由于产权主体缺位而形成的“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题目,以及大股东占有尽对控制权,而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通过产权改革,国有股减持,实现股权的多元化模式是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重要思路。而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则依靠于严格的监管和司法体系的高效运作。赋予中小股东更多的权利,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活动性,进步市场的透明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上述的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挥而就,其中的任何一个举措,都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制度建设的渐进性,决定了审计质量进步的阶段性。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所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传递虚假信息面临着极低的信誉丧失本钱,为此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混同均衡,使投资者无法根据企业所传递的信息,判定企业真实状况。同时在现有制度背景下,审计师和上市公司之间“默契合作”有利于双方利益。因此,不丢脸出审计质量是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相互均衡的结果。
五.结论
以上是以契约建设和契约效率作为分析审计质量的出发点,说明高质量的审计是增进契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市场中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隐性契约”,是推动审计质量进步的重要气力。然而,在我国由于契约主体产权的“模糊性”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环境还不成熟,决定了高质量的审计无法内生于这样的环境,一味夸大对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力度,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审计质量不高的现状;相反,注册会计师为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会通过各种专业手段,而抵消外界压力。其结果审计质量成为各方利益的均衡。由此可见,作为会计监管部分,应思考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如何通过有效规则的制定,推动审计质量均衡平衡点向人们所希翼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