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2)
2016-09-10 01:15
导读:(三)重视审计业务,忽视理论研究 企业内审人员审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审计理论研究处于低点,充电意识淡薄,导致审计理论与业务实践不能与时俱进
(三)重视审计业务,忽视理论研究
企业内审人员审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审计理论研究处于低点,充电意识淡薄,导致审计理论与业务实践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国际内审发展的步伐。
(四)作用与认识脱节
目前企业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有抵触情绪,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来查问题,与我过不去,对内审怀畏惧心理。
(五)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是审计部门反映审计情况,纠正财经违纪的主要手段。审计部门作出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不能得到执行,就起不到审计为维护企业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廉政建设服务的作用。
三、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增强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重点强调的是过程监督与控制;在工作内容上,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
(二)扩大内部审计队伍
在所属单位配置或聘任兼职审计人员或在各专业聘任兼职审计人员,以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在内部单位开展交叉审计,根据他们所开展的业务数量及质量,进行一定的考核、奖惩。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实践证明,即便有先进的审计技术,较多数量的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工作能力不强,照样完成不了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审计质量意识教育。二是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通过理论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对审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自觉完善各种审计行为、审计工作程序、审计证据等。通过组织专项业务培训或与会代训、审计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补充和更新审计人员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的职称、资格证的考试,如: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抓好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的执行
建立审计决定、审计意见执行情况落实机制。对作出的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必须定期进行核查,对未能执行的,督促执行或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被审计单位执行。建议将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作为所属单位、部门领导的工作考核的一个内容。
(五)推行审计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成为审计必不可少的常用技术。建议引进计算机审计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六)加大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审计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明确加强审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查问题处理人,而是通过审计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运行质量,以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的目的。
总之,内部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有为才能有位。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实践成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才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内部审计才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99,(12).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7).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9).
[4]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