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2)

2016-10-04 01:03
导读:2.粉饰手段的隐蔽性。由于信息的提供者是为了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为了隐瞒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不良的会计信息,而利


2.粉饰手段的隐蔽性。由于信息的提供者是为了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为了隐瞒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不良的会计信息,而利用会计信息市场中供需双方对会计信息把握的不对称提供虚假获利能力、变现能力和的生长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其粉饰造假手段一般经过周密的考虑、设计、安排,不轻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和发现,所以其隐蔽性较强。

3.粉饰后果的严重性。一般来说,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从上说,会计信息应该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它是公司经营活动真实写照,这样投资者才能依此作出正确的决策。假如会计信息失真,就会诱导投资者作出错误决策,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国家宏观决策失误,危及***。

二、粉饰行为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除审计职员的主观因素外,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是指因“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对舞弊下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这种故意行为,“在手段上,采取故意制造错报或漏报、钻制度空子、篡改凭证、伪造单据、更改账表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意掩饰,歪曲和欺骗;在形式上,表现出掩盖***,貌似正确,一般不易察觉;在性质上,属于一种不法经济行为,其结果往往是造成国家、单位财产的损失”。

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特别是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公司治理当局欺诈和舞弊案将上升,审计风险更多的是来源于未能揭露的重大差错与舞弊。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揭露和报告重大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目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表明,审计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定和决策。”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该关注“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高,较小的错误对其判定或决策就会产生影响,则审计职员面临的风险就越高;反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低,较大的错误对其判定或决策也不一定会产生影响,则审计职员面临的风险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时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导致的重要性水平作出正确的判定。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第6条也指出:“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正当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揭示被审单位粉饰行为的有关错误与舞弊,并为发表正确的审计意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主要:
[1]黄立达:《如何应付审计风险》。《财经报·财会世界》1999年4月。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释义》第二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罗伯特·K·莫茨、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中国贸易出版社1990版。
[4]尤家荣:《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关系之解析》。《财会通讯》1998年第7期。
上一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贯彻执行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