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2016-10-04 01:03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上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日益出现粉饰行为。这些粉饰行为具有欺骗性和隐躲性,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严重的后果。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与审计风险有直接的关系,必须引起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对此种行为的严正关注。

关键词:上市公司 粉饰行为 审计风险


  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关于上市公司日益出现的粉饰造假行为及其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期引起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对此种行为予以关注,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降低和控制审计执业风险。

一、关于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

(一)粉饰行为的分类

尽管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但是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日益出现的粉饰造假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相差多少。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侧重于分析公司的变现偿债能力、资产治理效率、获利能力等方面,因此尽管目前上市公司粉饰造假的手段很多,笔者仅从上述几方面来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粉饰公司的变现偿债能力

公司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到期偿债。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维持经营周转,一般会借进款项;国家为了维持市场正常秩序,通过立法规定公司必须清偿到期债务,否则破产偿债。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债权人一般很关心公司的变现偿债能力和本金的安全程度,会利用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以判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为了博取贸易信用和获得信贷资金,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来粉饰公司的会计报表,美化偿债能力。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的评价多体现在象活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一些静态指标上,而这些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变现偿债能力。上市公司利用这些指标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把握的会计信息的不均衡性,在期末采用各种手段达到其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其典型做法有:年度结帐前将有价证券出售或将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以清偿债务;对残、损、冷、背的存货长期搁置不处理;短期投资当市价低于本钱时不处理也不表露;逾期应收账款长期挂帐等等。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粉饰公司的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对公司在资产治理效率能力方面的一种评价,所以也称运营效率能力,它是用来衡量治理者运用公司资产赚取收进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公司总体经营状况的评价,而且是对公司厂长经理的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粉饰公司治理当局的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如利用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的信息和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区分现销与赊销在销货中的比例,把现销也包括进往,从而夸至公司的变现能力;在存货计价时,将计价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而在会计报表中不表露,以进步公司的现金净流量;在年末大幅下降销售额或采用现金结算,或降低信用标准收回应收账款,销出商品;将应收账款卖给代收机构等等。

3.粉饰公司的获利能力

赢利不但体现公司的出发点和回宿,而且概括了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其投资的目的就是在将来获利,债权人不会忽略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的赢利能力到公众对公司的正常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股票的价格等。因此,公司治理当局常用各种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常见手段有:任意收缩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具有不良影响的支出(如开发费、资产维护费、广告费及员工练习费),经营欠佳时,有意减少这类开支,可以进步赢余,固然当期不会产生立即影响,但必将削弱的根基及损害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利用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掉期等工具在签订合约时提前确认资产与收益,但是实际上无法保证这种收益的实现;提前确认收进;利用关联交易获得收进等等。

(二)粉饰行为的特征

1.粉饰行为的欺骗性。随着市场的扩大,公司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其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猜测,贸易风险不断增大,从而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不确定性增大。因此,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达到博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刺激股价,表示公司盈利和偿债能力强,隐瞒亏损等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虚假从而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
上一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贯彻执行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