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公共治理背景下的绩效审计研究(4)

2016-11-28 01:00
导读:就后者来说,它有赖于根据新公共治理纲领进行的政府改革。公共治理实践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与之相关联的必然是以结果为本的绩效控制 .政府改革具


  就后者来说,它有赖于根据新公共治理纲领进行的政府改革。公共治理实践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与之相关联的必然是以结果为本的绩效控制 .政府改革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第一,通过权力下放和鼓励机构竞争来开释政府部分的进取潜能,削减政府开支,进步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把政府治理职员进步绩效的努力与政府机构的产出,进而与治理职员的收益联系起来,为其重视绩效提供经济上的回报;第三,将政府界定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同时,把部分公共服务供给工作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进步服务质量。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行政审批,多采用合同、政府招标等市场化的方式。

  2、进步绩效审计能力

  审计能力的进步,可以从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三个瓶颈进手。

  第一,评价标准。我国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个同一的绩效评价标准,严重制约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课题组已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职能指标、指标和潜力指标3大类、共33项指标组成。

  第二,审计规范。由于绩效审计项目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评价对象不同,审计技术、和程序也不一样。这导致其规范建设难度很大。而完善的规范体系正是绩效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国外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都拥有自己的绩效审计规范 .我国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规范。鉴戒国外经验,积极推动绩效审计规范建设,并在具体操纵中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将会有力的推动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第三,职员配置。绩效审计工作方式和评价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职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适应这一特点,世界各国大多形成了多元化的审计职员结构。反观我国,审计职员多来源于传统的财务职员以及财经院校审计、类的毕业生,这显然难以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为此,审计机关一方面应加大对现有审计职员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在吸纳审计职员的时候也应注重职员素质的综合性,多招收工程、、机等非财经类的职员,以优化职员结构。非财经类职员被录用后,为使其胜任绩效审计的工作任务,审计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财经审计知识培训。

  3、改革现行审计体制

  和国外情况不同,我国独立性地位较低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也是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序列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审计监视在政府对公众责任的层次上留有空缺;难以监视同级官僚系统的治理责任;实行双重领导体制,难以突破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屏障;等等。新公共治理背景下,绩效审计被视为一种市场化的绩效评估工具,行政型绩效审计由于难以摆脱政府自我检查的嫌疑,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以为,新公共治理运动带来的政府变革使得政府越来越像是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那么,企业审计的一整套做法应该也可以移植到绩效审计中来,即“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并行 .其中,“外部审计”把整个政府作为审计对象,是指立法机构代表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政治责任进行审计,以便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增加行政透明度、赢得社会信任:“内部审计”以各个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外包者为审计对象,指的是行政序列中最高行政权力机构对政府内部机构以及公共服务外包者的治理责任和经营责任进行审计,目的是考察公共资源的经营效益、确保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者并行的体制实际上是立法型和行政型审计模式的结合,它可以从制度上切断审计机构与被审计机构之间的利益联系,进步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政治责任、治理责任和经营责任的考核也落到了实处。在设置具体的审计机构时,建议负责“外部审计”的机构隶属于全国人大,负责“内部审计”的机构隶属于国务院。为避免出现双重领导下“权力压审计”的现象,地方各级审计机构都应该仅对上级审计机构负责。
上一篇:独立审计准则:魔鬼抑或天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