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刍议内部审计参与风险治理(3)

2017-02-15 01:02
导读:(二)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风险衡量是指各种治理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终极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


(二)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风险衡量是指各种治理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终极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内部审计部分和职员要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估计予以更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

(三)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治理工具的选择。内部审计部分和内部审计职员对有关部分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充分、得当。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部分和内部审计职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治理,降低风险损失。采用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治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在风险治理中,内部审计部分主要是对风险治理部分和其他相关部分所进行的风险治理的再监视。但这尽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分不能作为直接的风险治理人,在必要的情况下,它可以直接进行风险治理。内部审计介人风险治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治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进探讨的课题。

[]
1、张坤 化学出版社《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2004年10月
2、李三喜 物价出版社 《内部审计规范精要与案例分析》2006年1月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刘实 中国出版社《企业内部审计论--基于管视角的思考》2005年2月
4、程新生 高等出版社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2005年1月
上一篇:行政机关绩效审计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