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究(5)

2017-03-15 01:02
导读:7、审计治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治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职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职


  7、审计治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治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职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职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职员的治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预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治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职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题目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题目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6、冯巧根:《会计发展对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7、尹平:“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发展十年评述”《审计与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第4期

  8、9尹平:“创新:审计发展的永恒主题”《江苏审计》2002年第1期
上一篇: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