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2)
2017-04-20 01:03
导读:三、发展趋势之一:再次参与内部控制 在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和具有可操纵性是内部
三、发展趋势之一:再次参与内部控制 在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和具有可操纵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从1991年开始,世界很多至公司开始了吞并、重组和公司治理的过程,企业面临的风险普遍增大。主要原因是: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进进了众多以前未涉及的领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控制链大大延长;信息技术在经营治理中广泛导致机犯罪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注重风险治理,内部审计的重点也从以制度为基础审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提法)或称内部控制评审(美国和加拿大的提法)转向以风险为基础审计,或称风险导向审计。到2001年(企业吞并重组改革10年后),很多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如美国的安然、世通和意大利的帕玛拉特等公司财务丑闻,使各公司面临了一些灾难性题目。同时,也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形象,各大会计师事务所都修改了审计制度方面的要求。例如,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做审计和咨询业务。 在此情况下,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得到了加强,内部审计职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安然公司内部审计职员对账外负债业务的揭示以及世通公司内部审计职员对38.5亿美元用度违规列进资本支出项目的揭示,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公众和监管部分的肯定。辛西亚。库珀(内部审计主任)在世通案件中的突出表现不仅使全世界的内部审计工作者熟悉到内部审计工作责任的重大,也使决策层、治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新的熟悉。 (一)再次参与内部控制的原因 《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应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再次参与内部控制这一领域是与该法案的明确要求密切相关的。这是由于人们已经熟悉到内部控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已不在是企业内部关心的对象,而越来越受到外部相关人士的关注。 2002年《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中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条款如下: 第103条款-审计、质量控制和独立性准则及规定,要求外部审计师在每份审计报告中说明审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构成及程序的测试范围,并在该审计报告或单独的报告中注明。 第302条款-公司对财务报告的责任,要求建立、评价和报告关于财务报告表露的内部控制; 第404条款-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1)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应当制定规定,要求按《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条(a)或第15条(d)编制年度报告 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其内容包括: 夸大公司治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 上市公司治理层最近财政年度末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评价。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对于本条款(1)中要求的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担任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公司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上述评价和报告应当遵循委员会发布或认可的准则。上述评价过程不应当作为一项单独的业务。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公道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关总体。 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简称COSO )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概念是:“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治理部分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1)经营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公道保证的一种过程。” COSO内控五要素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assessment)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一种,是企业监视和评估内部控制的主要工具,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企业治理层,同时,使企业员工和内部审计师与治理职员合作评估控制程序有效性,共同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部分对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企业整体对治理控制和治理负责。它要求从整个业务流程中发现题目,由计算机汇总并反馈题目;审计职员转变成外向型人才,广泛接触各部分职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促进经营治理目标的实现。简言之,这种方法不再以内审部分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主,而是以治理部分的自我评估为主。 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使内部审计职员不再仅仅是“独立的题目发现者,而成为推动公司改革的使者”,将以前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活动向积极“防范和解决方案”的内部审计活动转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向事前防范;从单纯夸大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另外,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发挥治理职员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学到风险治理、控制的知识,熟悉本部分的控制过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和监控,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业务目标的实现更有保证。内部审计职员广泛接触各部分职员,和各治理部分建立经营伙伴关系,有利于共同采取措施防止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