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内控审计
2017-05-29 01:10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内控审计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曾指出,现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这一理论的确立,进一步拓展了审计工作外延,并赋予了国家审计新的内涵。
加强内控审计意义重大
要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安全,就应当维护好我国国有资产(特别是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国有资产)的运行安全。据财政部公布的资料,2008年5月,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控制的国有资产达30.4万亿元,其中净资产达13.06万亿元,巨额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经济总量的所占比例高,影响大。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维护国有企业资产运行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基础。从审计最高目标看,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在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意义和
政治意义,应当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要保障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运行安全,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相互协作。
要维护国有资产的运行安全,预警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状况显得尤其重要。国家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国有经济运行“免疫系统”职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须及时了解和分析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状况,关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何为企业内控审计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和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整、有效提出评价意见,并就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审计建议,以预警和预防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相关过程。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环境:即评价以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
风险评估:即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开展风险评估范围的全面性、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科学性。
控制活动:即评价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即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的科学性,分析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判断企业在反舞弊工作重点领域相关工作机制的有效性。
内部监督制度:即分析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情况,判断企业实施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目标要求的科学性,评价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有效性。
“免疫系统”职能发挥尚显不足
近10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通过开展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积极发现并查处大案要案线索等手段,将审计工作基础从原来的账目审计基础,转变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基础,现在正在向风险审计基础探索,企业内部控制成为国家审计的关注重点,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高了国家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由于国家审计体制不完善、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家审计监督也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督效果不佳的情况,列入审计监督管辖范围的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薄弱,甚至形同虚设,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案件频发。究其原因,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控制效果不佳,使这些国有企业控制的国有资产处于失控状况,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危害国有资产乃至国民经济的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