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2)
2017-05-30 01:05
导读:最后,权力制约符合人民的利益。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监视和制约。当前,对各级官员的贪污***题目,老百姓深恶痛尽,权
最后,权力制约符合人民的利益。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监视和制约。当前,对各级官员的贪污***题目,老百姓深恶痛尽,权力制约的制度化,是从源头防止***滋生的根本途径,也是符合社会公正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措施。
二、世界审计的发展和审计的职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审计理论和实务有了较大发展,即把经济监视和经济治理相结合,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向现代的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发展,出现了绩效审计、三E审计、五E审计等现代审计。如19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国家审计法》,主计审计长有权对政府部分和公共机构进行绩效审计。1991年国家审计署的工作重点放在绩效审计。1967年6月22日法国法令要求审计法院确保“公有资金的有效使用”(非司法性审计)。1966年—1981年美国斯塔茨审计长运用了从预算局带来的一套分析,实现从财务审计向项目评估的转移,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上审计类型的出现,使审计从考察“财务报告是否公正,实体是否遵守有关法律和规章”到“查明实体是否在以经济的、有效的方式治理或利用其资源(包括人力、财产、空间等等)”或“查明是否正在取得预期结果或利益,立法机关或其他授权机关确立的目标是否正在被实现”。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效益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包括对“财政赤字”等一系列财政政策进行评估。审计进进一个前所未有深度和广度。
为进一步理解审计职能的变化,需要从受托责任关系进行深进研究。
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营人之间形成的资源委托治理与资源受托经营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经管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的关系就叫做受托责任关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审计范围或者说审计形式的变化,与受托“资源”的概念、受托治理形式和委托人的要求的变化密不可分。
第一,关于资源的概念。根据美国197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审计所指的“资源”应被解释为国家权力所治理“包括职员、财产、空间等”范围,这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审计范围。但是,由于国家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资源”概念的特殊性。原因如下:首先,根据政治学分析,审计是对权力的监视,上述“资源”的概念正是政治学权力所包含的范围,无论是古典政治学以为是授予的权力还是现代政治学以为是人民赋予的权力,都是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权力
法学中把它称为“国家所有权”,王利明教授在《物权***》把它也作为一种物权,并以为“国家一身兼有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的特点,因而不同于一般的所有权”。
第二,关于资源治理方式与治理要求的变化
首先,资源治理方式和治理要求,其本来的目的只是实现对动产、不动产的现实支配。基于这种资源治理关系和治理要求,合规性和真实性的审计就出现了。
其次,资源的资本化趋势推动了资源治理方式和治理要求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成为利润的源泉,为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加快了对物的资本化过程,即将物的交换价值从所有权中分化出来,促成了担保物权制度等一系列物权制度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这种进程。为这种关系而服务的鉴证、效益审计应运而生。
最后,资源治理的社会化趋势。所谓社会化思想指,其一,因所有人对所有物的支配,对于他人亦可间接发挥其威力,所以应防止所有人对其他人的侵犯,即外部性的题目。其二,因所有人有不行使权力的自由,应该防止“富而田连阡陌者,任意使田地荒凉;坐拥广厦千万者,恣意使房屋空废”等“权力不为”的现象。其三,所有者权力的行使有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如保护环境等。这些思想也融进现代审计之中,如夸大对公共利益保护的环境审计、宏观经济政策评估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