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治理审计的应用基础(2)
2017-05-30 01:05
导读:计划、实施与报告 治理审计必须制定计划。审计计划应尽可能编制具体。经高层批准的审计计划是来自民营企业的最高指示,应该全部落实。 1、突出重点
计划、实施与报告 治理审计必须制定计划。审计计划应尽可能编制具体。经高层批准的审计计划是来自民营企业的最高指示,应该全部落实。 1、突出重点。治理审计计划编制前应尽力争取企业高层,尤其是董事长本人明确(或暗示)的重点风险领域,并将之列为重点对象,切忌自作主张确定非必要重点,即浪费审计资源又劳而无功。 2、明确目标。就是施实治理审计要达到什么目的?审计报告要揭示和反映题目的原因及责任是什么?目标必须具体,不能似是而非。 3、确定工作范围。治理审计范围的确定要看被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或企业高层所要求的审查深度来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重点审计对象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已有的制度是否被有效执行?重要职能部分的工作绩效怎样? (2)财务和经营治理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3)对重点审计对象的考核评价、兑现利益是哪个部分进行的?有无利益关系或职责关联相容关系? (4)经营者(或项目)的责任目标是否完成,薪资、赏罚是否按规定执行。 实施审计。实施审计的过程就是内部审计机构代表企业所有者对审计对象就审目标进行测试、评估、认证的过程。 报告结果。民营企业治理审计报告最好直接报告给董事长,由于民营企业(非上市公司)90%以上股权或资本都是董事长直接或间接所有。假如董事长以为有必要让董事会或总裁办公会重视这份报告,可建议董事长已批转报告的方式周知或举行小范围审计听证会。治理审计报告的格式不宜同一。根据审计计划或高层指派就某一项目或某一部分进行审计,报告的重点是明确肯定或明确否定审计对象的风险。突出效益、效率影响,明确原因和责任承担者,并从内部审计角度提出可操纵性审计意见。
审计标准与技术方法 由于内部治理审计建立起来的审计标准不同,其审计的技术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效益标准和效率标准的建立是民营企业从职业经理人量化了的任务指标和部分职责两大平台所构成,是确保企业发展的条件条件之一,治理审计的参与就是通过独特的方法向企业高层提供独立的客观保证,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并进步机构运作的效率。 治理审计的标准和技术方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采购本钱的审计标准 1、采购计划标准。从内部审计把握的信息资源中,审查目标期内的采购计划总本钱是否超过产业公司目标期的生产计划期内总本钱,生产计划总本钱是否超过营销公司同期销售目标所需本钱。根据各品种的单位本钱逐一审核并加权采购总本钱,扣减有效库存后编制当期必购物资计划和采购预算即可作为治理审计的标准。 2、比价标准。民营确定供货商是同过比质比价来进行的。比价会议应该有内部审计职员的参与并在会议决议上签字负责。报价、比价过程一般在互联网或各自局域网上进行。原则为随行就市同质优价,老客户与新客户机会均等一视同仁。
供货合同必须报内部审计部分就采购数目、价格、结算办法、付款方式和违约条款等进行审核通过方可盖章生效。 3、无效库存标准。所有采购物料均设立库存时限和分歧格物料追究制度。库存超限或分歧格物料一律视为无效库存,计算损失本钱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落实责任部分和责任承担者。实行责任上划,连带追究制度,即下级责任上级主管负责并与考核、赏罚挂钩。上级承担责任后追究连带责任是其职权范围内的事。 4、调整计划标准。市场决定企业生存,民营企业的经营政策有不确定性特点,对审计标准的及时调整必须加强。平衡和解决经营政策变化与内控目标的矛盾关键在于决策信息系统的快速反馈。治理审计要凭借总裁会议、董事会决议信息将不确定因素加以及时调整审计计划和审计标准,以免提供非有效信息,人为制造矛盾。 二、有效本钱审计标准。民营企业到团体化阶段,随着引进先进设备和治理经验劳动生产率快速进步。一般情况下,大批量的订单生产基本上都形成了标准本钱定额,为治理审计解剖生产本钱提供了基础。治理审计以为生产本钱应区分为有效本钱和非有效本钱。大批量生产产品开工的第一天。综合部分就知道批量产品的标准本钱(直接材料、人工、变动本钱、固定本钱)总额。这为治理审计的参与创造了切进点和审计标准。批量产品全部完工或控制期末应产出未产生(废品损失)的原因、数额就是审计对象,是什么原因?应明确到班组、个人; 产出来的产品经检验为分歧格不能销售的产品也必须明确责任;已产出的合格产品在成品库超限存放占用资金的原因是什么,哪个部分或哪个责任人对此应承担责任必须明确。的原因要区分主客观因素。主观原因必须处罚。客观原因的背后是否存在职责不清,内控制度衔接有题目,部分之间扯皮等情况。比如设备出了题目应该找出是动力部分题目还是车间操纵题目还是维修部分的题目。责任无法落实的,要将损失量化后视同非有效本钱上划到连带部分的共同上级治理责任人,并由其承担责任。 三、资金预算审计标准。民营企业的每一分钱都是老板的私人资本,因此实行资金预算制度非常重要。 1、资金预算必须经企业有权批准人的批准方能执行。 2、经批准了的预算收进是否按规定及时到位,不能到位的原因是什么?谁应对此负责。 3、经批准了的预算支出在资金上是否有数目上的保证,资金挑唆环节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预算批准了,而资金到不了位生产、经营运转的题目,什么原因,内控制度本身有无漏动,谁应负责任。 4、超预算支出和无预算支出的批准人是谁?有无追加预算的审批手续或最高层授权,内控制度是否还应明确。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标准 应收账款的风险治理在民营企业有其鲜明的特点。即对所有应收账款设立限额和限时制度。比如对同一经销商所欠货款超过发货总额的10%到合同期满不能划回,或单笔应收账款超过45天不能收回即应视为“坏帐”进行风险治理。凡是进进“坏帐”程序的应收账款不能计算经营业绩并与提成、奖励脱钩,已发放的奖金、提成均应追回。超过发货总额30%超过60天仍不能划回的应收账款记进营销公司期间用度落实责任。 五、尽责程度的审计标准 民营企业
招聘和重用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即诚信和能力。治理审计对各职能部分或其负责人尽责程度的评估认证是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进行的,其主要形式是设立评估项目打分进行。 1、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工作讲实效,服从上级并正确向上级报告,精通业务内容,熟练把握职务要点,正确领会上级指示并全面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2、能力。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岗位创新能力。 3、责任感。任务有排期、工作有计划,猜测过失的可能性,并有预防对策,有勇于主动承担责任的实际行动,知错必改。 4、全局观念,不以我为中心,突出部分协调,一切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市场。 5、忠诚。对企业忠诚,知恩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共存亡。 职能部分尽责程度的评估是一项非常严厉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应与人事、监察部分共同进行。重点是那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没有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部分,民营企业提倡在职须尽责,无功就是过,尽责程度达不到要求的部分负责人必将被淘汰。 六、特殊风险审计标准。民营企业很多领域的行动都存在多种可能的结果,其未来的财务后果是不肯定的,这就是风险。治理审计关注的风险应包括对外项目投资回报率偏低;现金净流量达不到预期值;证券投资负收益或亏损;重要合同漏洞;诉讼失贩;经营者(总经理或总裁)不能履行职责;目标利润实现不了;决策失误等。民营企业特殊风险一般来源于高层决策,实施特殊风险评估、认证的条件是企业最高层或董事长本人对内部审计的高度信任才具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没有直接授权不要全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