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营企业涉及国家利益的经济活动的审计研究(3)
2017-06-23 01:01
导读:(三)转变国家审计机关的观念和民营企业的观念 第一,树立大审计观念,按照“财物资产 人力资产 环境资产=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劳动者权益 未来
(三)转变国家审计机关的观念和民营企业的观念 第一,树立大审计观念,按照“财物资产 人力资产 环境资产=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劳动者权益 未来者权益”的新的会计恒等式,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涉及国家利益的经济活动的国家财政资金审计、环境审计、社保审计等方面的审计。 第二,树立高层次经济再监视观念,既要避免与财政、税务、银监委、内部审计、社会审计部分无效重复,又要有强烈的再监视意识。
(四)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审计环境 部分民营企业对国家审计的本质、特点、作用不了解,甚至是惧怕的或反感,甚至于以为国家审计是拈错拿过、“吃拿卡要”。个别民营企业在其门上挂上某某市重点保护企业的牌子,错误地以为是“四防”:防偷抢、防工商技监、防纪检监察、防国家审计(延伸审计)等。其原因除了对民营企业涉及国家利益的经济活动出现法律上的国家审计不作为,除了国家审计对民营企业接触较少甚至未接触,民营企业对国家审计产生误解,除了国家审计机关“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未发挥出来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审计对自身的改革、宣传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宣传。 当然,对民营企业涉及国家利益的经济活动进行国家审计,也有很多题目值得留意,比如,审计资源是否足够,多大重要性水平的民营企业纳进审计范围,民营企业的正常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怎样处理好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监视与其他经济监视的关系等。
「」 [1]柴楠。修改《审计法》的八个理由[J].审计信息与,2003(6) [2]陈清峰。公共财政框架下环境审计初探[N].中国审计报,2003-06-18. [3]喻立纯。国家审计应参与非国有经济监视[J].中州审计,2002(9) [4]陈净水。以案为例看税法[J].审计与理财,2003(2) [5]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上海审计,2002(4-6) [6]上海市审计局政策研究室。不宜审计对象,可否进行审计调查[J].上海审计,2003(1) [7]吴泽湘。国家审计:值得认真研究思考的若干题目[J].审计文摘,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