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3)
2017-07-25 01:11
导读:4、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 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项目可研论证不充分,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等题目,内审部分应大力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前
4、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
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项目可研论证不充分,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等题目,内审部分应大力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效益审计。通过对可研资料、概算执行情况、施工治理过程、竣工决算、工程物资采购等全过程审计,评价工程建设与治理过程中有无效益流失题目。通过跟踪项目投产后产品产量及收进情况,评价获利能力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投资项目是否达到经济性和效益性。中石化每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大,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审计也是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由于历史原因,过往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仅仅局限在投资的真实性、正当性和工程结算等方面,而对于投资效果、效益审计几乎没有涉及。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
(一)效益审计的立项
1、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的原则
选择效益审计项目应当围绕企业中心、贴近经营、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实事求是、确保效果。具体讲应当留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对立项的依据进行。通过收集企业的基础资料,了解企业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产品品种、产量、质量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经营决策和方针,有关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的风险领域、薄弱环节和潜伏的题目,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情况和现状,资料反映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效益题目以及需要解决这些题目的关键环节。通过收集与了解这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明确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为立项提出依据。
二是要分析各个备选项目的重要性。衡量一个项目重要性的标准是预期取得的审计成效有多大,也就是通过审计进步效益的潜力有多大,在企业中可以发挥多大作用,对预期审计成效大的项目应确定立项进行审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是要分析项目的必要性。内审部分通过重要性研究选出一批对企业进步效益有较大作用的项目之后,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和企业自我的需要,进一步分类排队,选择其中在现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题目,优先立项进行效益审计。
四是应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应当考虑现有审计气力是否有能力承担这个项目,气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否可能从其他部分选派职员加以配合,目前实施审计是否存在其他的客观困难,通过审计预期取得的效益可能性有多大即审计失败的风险有多大。对既有重要性又属于急需解决的题目,假如当时条件下缺乏可行性,仍不应立项,而要待以后条件成熟后再考虑立项审计。
2、选择效益审计项目的来源和渠道
效益审计的范围广泛,影响效益的因素复杂,而审计资源有限,为了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审计职员必须留意从经营治理活动中选择那些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题目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改进的环节立项进行审计:
一是效益滑坡严重或亏损较严重企业。造成企业效益滑坡或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这些企业可以进行全面的效益审计,在证实企业效益下滑或亏损数额的基础上,核实发生效益滑坡或亏损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题目,找出制止效益滑坡或亏损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例如某公司下属建设公司,其业务经营范围主要是化工行业工程建设,几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可以对该建设公司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审计。
二是企业中可能存在的重大损失浪费。资金使用、用度开支、本钱支出、物资消耗、技术改造等经营治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浪费现象。损失浪费就意味着存在进一步进步效益的潜力。选择比较典型的、重要的事项进行剖析,不仅可以制止或纠正可能的损失浪费,也使有关的治理工作得到改进。齐鲁公司对社区水电汽热收费及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单位水电汽热收费治理存在跑冒滴漏、收费不到位等题目,可以针对这种现象立项进行专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