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审计机关在财政风险治理中的作用(2)
2017-07-28 01:39
导读:(二)促进财政风险的信息表露,对部分风险要素进行动态报告 识别风险的下一步是充分表露风险。通过向社会公然财政信息和风险情况,进步财政工作
(二)促进财政风险的信息表露,对部分风险要素进行动态报告 识别风险的下一步是充分表露风险。通过向社会公然财政信息和风险情况,进步财政工作透明度,加强公众对财政风险的监视是降低财政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及时充分地表露财政风险的情况,才能避免政府不知不觉地陷进了财政危机,以致无法在短期内采用任何财政调整措施来避免支付困难的情况。 在建立了政府制度的国家,政府财政报告中包含公然、透明的财政风险信息。完整的财政报告包含政府债务、或有债务、承诺三个会计指标,其中政府债务应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或有债务、承诺则列示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 我国目前没有建立政府会计制度,预算会计无法充分反映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在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前,审计机关可将通过审计调查等形式发现的有可能引发财政风险的事项向政府报告或向社会公布。这种形式固然不是系统的风险信息表露,但只要审计机关努力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敏锐地留意到财政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审计机关是独立的财政监视部分,不受部分利益等因素的,在风险信息的表露方面更加客观。李金华审计长在关于2002年度中心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审计调查发现的县乡财政债务负担严重造成财政风险的题目,引起了有关部分的重视,就很好地发挥了审计机关在防范财政风险中的作用。
(三)建立财政风险的预警机制 财政风险治理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政府部分缺乏私营部分所把握的经验和工具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因此预警机制就成为防范财政风险的一种现实手段。各国情况,美国模式或者更确切地讲俄亥俄州模式是比较健全的。这个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由州审计局负责执行监控的。固然俄亥俄州模式是针对地方财政的监控计划,但对中心财政的风险监控也有鉴戒的意义。兰州审计局发现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指标包括债务违约时间、工资拖欠时间、要求额外转移支付情况、赤字规模和现金短缺等达到一定的界限,审计局便公布其进进“预警名单”,根据不同情况州政府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 假如州审计局发现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则将其从“预警名单”中移至“危机名单”。同时,根据《地方财政紧急状态法》,只要有一个地方政府被公布为财政危机,该州就应成立一个“财政计划与监视委员会” 的机构来监视和控制该地方政府的财政治理。在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后的120天内,地方政府的首席执行官必须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具体的财政改革计划,以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来应对和化解危机。 审计机关对财政风险的监控职能是以把握系统充分的信息为条件的,目前我国审计机关没有进行政府财务报表的审计,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考虑从基础数据人手,与信息表露结合,逐步建立起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并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机构的设立。
三、审计机关在财政风险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 审计机关在财政风险治理方面发挥作用并不需要审计机关全面改变工作内容,而是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现实的途径,逐步建立对财政风险的治理制度。
(一)在财政审计一体化建设中特别关注与财政风险有关的事项 审计机关尽管进行了很多与财政风险有关的工作,但这些工作是由各级审计机关或同级审计机关内的各职能部分分散进行的。防范财政风险是审计机关对财政资金行使的高层次监视,需要审计机关内部打破职能机构、地域的界限,实现工作统筹、信息共享。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审计机关首先可在财政一体化建设中特别关注与财政风险有关的事项。 为了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审计署已经成立了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提出年度计划安排,制定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安排审计气力,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汇总工作成果,协调对发现题目的处理原则。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比较全面地把握了财政资金审计的总体情况,有可能及早发现财政风险存在的领域,而财政审计一体化与防范财政风险相结合也为财政审计提供了现实的工作导向,二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