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重要性数目水平——审计风险与重要性(2)
2017-08-06 06:09
导读:重要性一般是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但完整地讲,重要性应分为以下4个层次:报表总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报表项目金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
重要性一般是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但完整地讲,重要性应分为以下4个层次:报表总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报表项目金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负担;账户余额,如现金帐户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等;业务发生额,如差旅费等支出类业务的金锁。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重要性所针对的项目有税前利润、总资产、权益、总收进等。根据本文前论,可由审计风险水平计等确定重要性数目水平。但最后计算出的这个重要性数目水平应该首先对应什么性质、哪个层次的项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不同,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究竟以什么性质的项目作为进手处,我赞成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作为运用重要性数目水平的进手点的观点,理由是:(1)损益表上当期净损益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事实上已包括了当期的净损益。尤其我国现阶段国企效益状况不佳,本钱利润不实现象严重,以资产总额代管税前利润或净利润有其公道性。(2)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负债权益共中的错误,又都能反映在资产类总额上。 将重要性数目水平作为评价资产总额的标准,然后将该数目水平按每一项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为依据进行分配,接下来就进进实质性测试,审查各项目,判定各项目的错误金额。最后加总计算全部错误金额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其与总的重要性数目水平进行比较。如前者小于后者,说明该项目审计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否则应修改审计计划和审计风险水平或采取其它的措施。
四、说明 1、以上论述是建立在以下审计假设的基础上(1)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可定量评价假设。如,将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定在0.5%-2%,将固有风险、担制风险水平定在10%-50%。 (2)执行重要性原则不是导致审计风险的唯一因素。实际上还存在一些其它因素,如审计职员业务素质低下、被审单位舞弊手法极其隐蔽而难以觉察、审计职员独立性不强等都可能导致审计风险。 2、我国审计事业恢复。时间较短,审计职员业务素质尚低,专业判定能力不强,还不能采练运用专业判定来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而一味地照搬西方经验,或只用一个重要性水平来决定所有情况下的所有审计项目,未免死板、教条。运用审计风险,据以确定重要性数目水平,使审计职员既有所遵循,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真正发挥审计风险理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