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研究(2)
2017-08-08 01:08
导读:二、新时期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重要职责 (一)对财政收支计划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评价 从公共 财政学 的角度来看,财政的主要功
二、新时期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重要职责 (一)对财政收支计划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评价 从公共
财政学的角度来看,财政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收进的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从经济治理角度来看,财政政策是政府从宏观层面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财政还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直接资金来源。基于财政的基本功能和我们现阶段
经济工作特点,国家审计机关对财
政治理检查评价,应围绕上述财政的基本职能和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来开展。 1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检查评价。结合我国当前财政治理的特点,国家审计检查评价的重点是:(1)财政收进是否稳步增长及兼顾公平原则。在市场经济国家,税收是国家收进的主要来源,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其无偿性、正当性和稳定性,因此国家审计机关要通过审计,监视被审计单位是否足额及时上交各种税款,并对税务机关征缴工作上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从宏观治理的层面来讲,国家审计机关还要对税收结构的公道性及有效性做出评价。如税种、税目、税率、央地分配等制度性安排是否有利于培育财政赖以生存的“税基”的持续扩大;税收制度安排、征收治理等环节设计是否有利于税的征收;税收在中心和地方间的分配,是否有利于鼓励两个积极性及确保中心财力等。 (2)对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支出结构的公道性及保障重点支出进行检查评价。财政支出的过程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政府通过财政分配的过程完成社会收进的再分配,通过非生产性投资,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对财政支出治理的审计评价,重点是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公道性作出独立判定,对重点支出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作出评价。 2 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执行及实施财政改革进行检查评价。在当前评价的重点是: (1)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检查评价。中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是通过发行国债,用于在建项目的建设,一律不上新项目,同时用于支持西部开发的基础设施等建设。国家审计机关要通过对国债资金使用的审计,检查、评价国债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专款专用,评价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益,终极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公道性及有效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对实施财税改革举措进行检查评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我国加进WTO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近阶段稳步推进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各项财税改革等势在必行。国家审计机关要以“同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税制、扩大税基、公道分权”为评价标准,对围绕“完善税制、优化税制结构”的一系列财税改革举措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二)加大对工作监视评价的力度 在一国经济中,金融承担社会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这主要通过贸易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来实现。金融广泛、功能齐全和高活动性的三个特点决定了金融市场的虚拟化倾向,这种倾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在现代金融工作中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及***显得比过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国家审计机关对金融治理工作的审计监视,一般应留意对如下几方面作出评价:国家实质经济的健康状况及其对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力评价;金融系统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评价;对我国资本市场运作的监视评价。
(三)对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治理的监视评价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检查与评价,从宏观治理的层面上来讲,主要是通过对投资总量控制、投资结构控制和投资效益与风险控制的审计来进行评价。
(四)对产业发展宏观治理的监视评价 对产业发展宏观治理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产业政策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来进行,具体来说有:对产业结构政策、布局政策实施的评价;对产业组织、产业发展政策实施的评价;对产业技术政策实施及治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