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研究(3)
2017-08-08 01:08
导读:(五)对其他各项社会经济事业治理的检查评价 包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对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评
(五)对其他各项社会经济事业治理的检查评价 包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对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价;对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检查与评价。
三、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国家审计机关不适应当前宏观经济治理要求的各种矛盾 (一)改革国家审计体制,确保其高度的独立性 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治理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中不争的道理。因此顺应潮流,改变我国国家审计的隶属关系,使其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已是审计工作得到继续发展、经济工作实行必要透明度的客观要求,这也是人们的共叫。
(二)修改不适应国家审计机关发挥宏观经济治理作用的法规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有些工作已突破了这些法律限制,因此修改相关法律已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国家审计机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创造成熟的法制条件。
(三)用创新的思维,拓宽监视宏观经济治理的途径 除了善于运用微观审计的各种手段和途径,获取事关宏观经济治理的可靠信息,对宏观经济治理本身进行评价外,必须创造条件直接对宏观经济治理的诸如政策、措施、手段、等开展审计评价,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治理信息进行筛选、综合、回纳、,并据此对宏观经济治理作出独立判定。
(四)加强队伍建设 我国现有的国家审计工作职员是无法重新选择的,因此对他们加强培训是唯一能选择的改善他们知识结构的办法。国家审计职员的培训要“三管齐下”,即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和学历教育兼顾,其中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要作为终身教育的内容。 国家审计机关要加强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进步教育设施标准,完善治理服务功能。 改革落后的审计手段,除了加强审计职员的机知识和操纵技能的培训外,必须配置必要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及相关软件。必要时,还可以选择部分审计职员到相关部分轮岗培训,把握这些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进行对口职员的交流。审计职员要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树立现代审计观念,跳出狭窄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小圈子,从经营、治理、机制、体制、法制等视野往评价微观审计中所碰到的,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往评价相对静止或孤立的经济事项。我们以为,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所进行的审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它无法超越我国的国情;同时,我国的改革是在一个与时俱进的世界背景下进行的,融进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改革的一大明显特点,因此审计机关的改革和发展,审计机关的工作,也必须适应国家整体改革发展的需要,紧跟世界潮流;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职员的自身努力,积极创造优良的内部环境,加快国家审计改革、发展的步伐,促进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