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兄弟特大诈骗案揭秘(3)
2017-08-09 02:40
导读:至此,彭氏俩兄弟诈骗银行巨额信贷资金的***基本清楚。经初步查明,1996年至1997年6月,彭氏俩兄弟以其掌控的深圳泰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蛇口航明
至此,彭氏俩兄弟诈骗银行巨额信贷资金的***基本清楚。经初步查明,1996年至1997年6月,彭氏俩兄弟以其掌控的深圳泰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蛇口航明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家族式关联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资料,编造虚假贸易事项,向深圳工行蛇口支行、东门支行、分行离岸部骗取巨额融资,到1998年止,本金余额达5.35亿元,欠息达8049万元,本息合计6.14亿元,全部形成不良资产,巨额资金流到彭海怀、彭海生兄弟控制的境内外家族公司,往向不明。
情况上报,惊动高层——
7月中旬,深圳办领导立即赴京,将此案向审计署专题报告。审计署迅速以《审计要情》19号上报国务院,朱容基总理在这份简报上批示“彻查严办”,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是“骇人听闻,必须立即查办”。此案移送公安部,由深圳市公安局作为特大诈骗案立案查处。后2000年深圳特派办又在对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的审计中,查出彭氏兄弟的海怀房地产公司特大骗贷案9000万元,国务院领导人批示后,移送深圳市公安局并案查处。
专案组及有关部分经两年多时间的艰苦追捕侦查,主要事实已基本查清,最近深圳市检查院以涉嫌信用证诈骗,对出逃后被抓捕回案的彭海生进行公诉,彭氏兄弟特大诈骗案终于大白于天下。
触目惊心的***
彭氏俩兄弟大肆行骗,大到银行,小到个体户,甚至连学生的钱也不放过;除骗钱外,他们还骗得一个个头衔和荣誉……。
虚假注资9亿元,成立27个空壳公司——
彭海怀、彭海生兄弟生于广东紫金县,于改革开放之初随父迁居深圳,并进深圳工行工作,后因回扣等,于1990年先后被开除。从此俩人联手混迹深圳。凭着曾在银行工作的经验,彭氏两兄弟于1992年1月至1996年2月间,在香港注册成立恒基有限公司、泰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随后,于1993年4月至1997年12月间又在深圳虚假注资9亿元,一口气成立了包括泰明公司在内的27家股权关系盘根错节的公司,为大规模行骗作预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经深圳工商局查明,这些公司都是利用虚假的验资报告,骗取营业执照而成立的无资金、无场所、无职员的“三无”公司,除海怀房地产公司仍然在注册地址外,其余27家公司地址大部分着落不明。如1993年泰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虚假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但经深圳工行及中鹏师事务所证实,银行的账号分文没有,验资报告是假的;1998年8月海怀房地产(深圳)有限公司虚假注资2亿元,深圳农行证实,验资账号分文没有,验资报告也是伪造的……。彭氏兄弟正是利用这些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大肆行骗。
诈骗银行20亿信贷资金——
经有关方面查证,他们以活动资金贷款、信用证、承兑汇票等方式诈骗银行信贷资金20亿元。其中,骗开信用证金额达7000万美元。据检查机关起诉书指控:1992年1月至1996年2月间,彭海生和彭海情兄弟俩在香港注册成立恒基企业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1993年4月至1997年12月间,彭氏兄弟又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包括泰明公司在内的27家公司,这些公司均由他们直接操控。1996年8月至1997年10月间,彭氏兄弟为骗取银行信用证,在没有任何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编造购买大理石、电器、摄影机、彩电等虚假事实,指使时为泰明公司融资部部长的余东政所在的融资部负责制作虚假合同及伪造各种单证,以泰明公司等7家由其掌控的公司为开证申请人,以恒基公司等香港公司为受益人,又以其深圳注册成立的相关公司为保证人,分别到深圳工行和深圳发展银行骗开信用证。据查证,在1年多时间里,他们共骗开信用证80余单,开证金额近7000万美元,贴现金额更超过7000万美金,这些贴现款项均由被告人彭海生和彭海怀控制使用。被告人彭海生、余东政和彭海怀骗开信用证后不按时赎单,造成开证银行垫付,扣除开证时存进的保证金,尚欠开证银行垫付款5000余万美元,构成信用证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深圳市***因此诉请法院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