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询问的技巧与作用(3)
2017-08-10 05:38
导读:尽管如此,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是交流的尽对障碍。我们大家天天都在与我们拥有根本不同信念和价值观的人交往。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排除建立良好的工作关
尽管如此,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是交流的尽对障碍。我们大家天天都在与我们拥有根本不同信念和价值观的人交往。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排除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核心价值观上取得一致。审计师应该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
(三)审计询问是说服和协商的工具
上岗教师很快知道:比起迅速给出答案,有技巧的询问是一种引起学生留意的更有效手段。实际上,轻易得到的答案通常由于显而易见或“常识”而被忽视。学生对老师的答案一扫而过,并以为轻易得出相同的结论。假如学生不努力自己动手解决,他们就不会意识到所犯的错误。
同样,当审计师简单地告诉被审计方如何解决题目或改正其不足时,被审计方可能会漠然处之或低估了审计师的建议。尽管有效的询问比简单给出结论难度更大,但却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手段。使被审计人相信特殊审计建议有用或有效的最好,就是让被审计方自己说服自己。通过询问,审计师把被审计方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最好让被审计方感觉到仿佛是他们自己逐渐提出了审计建议。
1、作为售货员的审计师。我们也许见过服务较差的售货员,即使你明确表示不想购买,但他们还是用不实之词极力主张让你相信他们的产品适合你的需要。这不是说服,而是一种企图强制顾客购买他们根本就不想要的东西。诚恳说服的条件是在公道需求和担心得到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关系。
开始这种过程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广泛的、无明确限制的询问。例如,审计师开展经营审计时可能会问道:“你们部分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审计师可利用既定的更加具体的题目跟踪询问,以探讨被审计人回答中的特定含义。该询问继续下往,直到审计师清楚地了解被审计人的需要,此时,审计师才可以询问既定好的题目,帮助被审计人确信他们自己需要有所变化。例如,审计师可以就工作流程能更好地以满足被审计方需要的方式重新设计,要求被审计方描述将要得到的利益。
通过收益识别询问,审计师使被审计方自己意识到当前的程序能够改进,事实上也需要改进。在被审计方熟悉到其好处的情况下,这为审计师提供了一个提出审计建议的机会。对审计师而言,最后一步就是向被审计方解释审计建议如何解决特殊题目并指出预期收益。
2、作为协调员的审计师。在拥有共同目标凝聚成一体的组织中,使用促进自我说服的询问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审计手段。然而在某些组织中,审计师面对的是一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相互竞争的部分经理、雇员。处在这种情形下,审计师发现要赢得被审计方的信任和弄清他们真实的需要及所关注的事情相当困难。这种组织经常把信息视为一种资源或权威。雇员们对外界任何人(包括审计师)共享他们自己部分的信息资源存有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用磋商和劝说的询问方式也许能够被审计人。磋商要求审计师摸清被审计方的弱点和敏感性。成功协调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被审计人的需要。接下来,审计师就可以开始广泛地、无明确限制地询问。一般说来,审计师应当从赞成组织内共知的、认可的惯例开始询问。审计师最好询问被审计方能够轻易确认的题目,而不要马上侵进被审计方的私人领域,以利于维护坦率、合作的气氛。维护正在进行的信息交流,以便在细节性讨论展开之前识别出敏感性话题,这对审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在这种审计环境中,询问的初始目的是在没有先进为主判定迹象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一点点改动或改进的建议,使审计师被看做组织内高层治理者或竞争部分的同盟。直到审计师能够区分被审计方的私人信息和被审计方以为有义务保护或防范的题目后,才能进行具体的询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即使被审计职员把审计师当作对手,但假如被审计职员把这种询问看做是利用审计师服务于自己的一种方式,她们更愿意合作并共享信息资源。运用询问技巧,审计师能将被审计职员的迷惑和不信任转化为增进合作和敞开揭示有关题目的动力。作为磋商的工具,审计师的询问必须向被审计方表明:合作和交流才是通向双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