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2)

2017-08-13 06:41
导读:各国各具特色的审计体制,为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提供了宽广的思维空间。审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多种类型审计体制的评估和比较论证,设计出适


  各国各具特色的审计体制,为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提供了宽广的思维空间。审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多种类型审计体制的评估和比较论证,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审计体制方案,例如:

  设想之一:用立法型的审计体制取代现行的行政型的审计体制。审计机关独立于政府之外,隶属于同级人大,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从而强化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各种形式的行政干扰。

  设想之二:建立起立法型和司法型相结合的新的审计体制。这种新的审计体制的特点是,审计机关隶属人大领导,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审计机关又通过法律授权,享有司法权力,当审计机关对某种重大审计事项作出审计处理决定,可以启动司法程序,强制执行,并将审计处理决定在不影响***、贸易秘密和技术专利的条件下公示,接受社会监视,以解决“审计难、处理更难”的困难。

  设想之三:建立起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审计体制。审计机关成为独立进行工作的国家最高经济监视机构,接受人大的监视,直接隶属国家主席,向国家主席负责。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不受地方政府干预,但应接受地方人大的监视。

  三、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走向的现实选择

  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大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必须认真对待,慎重行事。改革应遵循如下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充分熟悉到审计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经过的论证认定,充分权衡其利弊得失,不宜草率从事。

  适应性原则:审计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的国体、政体、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相适应。鉴戒外国经验要溶化于本域之中,保持中国特色,不宜生搬硬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渐进性原则:审计体制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审计基础,既要有前瞻性,敢于面对未来,大胆创新;更要有现实性,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要留意巩固阶段性成果,不要期看一次改革能够解决所有题目。

  笔者经过各种设想的比较论证之后,以为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走向的现实选择应当是:

  (一)深化改革,维护现行审计体制,完善现行审计体制,保护并发挥现行审计体制的能量,进一步增强审计机关的审计监视力度,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理由:

  1.20年的审计实践证实,现行的审计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20年来,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视权,其审计监视范围之广,监视单位之多,审计监视力度之大,审计监视成果之巨,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机关信任度之高,是我国审计史所未见的。目前,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不是在削弱而是在不断加强,审计监视的力度不是弱化而是在不断强化,审计机关布满着生机和活力,审计工作正迈向新的平台,因而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行审计体制的选择是正确的。

  2.检验审计体制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相应结论。笔者以为,现行审计体制实施才20年,而且前十年处在艰苦创业、摸索经验、打开局面阶段,后十年才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有些公认的审计困难,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现在还只是开了一个好头。有些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行政型审计体制的不足之处固然有所暴露,但这并没有形成主流。目前尚不宜进行大的变动。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现行审计体制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审计机关同被审计单位在相同的政府首长的领导之下,影响审计监视的力度和审计处理的难度,不利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消除。消除地方保护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将审计机关划出地方政府序列。假如回属当地人大领导,地方保护主义就能完全消除吗?笔者以为,除了审计机关的领导关系可以通过改革作某些调整,以削弱地方政府的影响外,根本题目在于“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大家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利益矛盾是可以缓解的。
上一篇:论述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