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2017-08-15 05:02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引言
一、引言   在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受到普遍关注,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3月公布的一份全球调查显示,投资者非常关心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避免投资那些风险管理不力的企业。接近2/3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管理不力的企业,在投资策略上采取非常抵触态度,近五万的投资者表示曾因这一原因抛售了有关的投资产品。可见,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已成为公司治理层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二、企业风险管理  (一)全球化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  如今的西方多数大中型企业均已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根据德勤2003年的调查,80%以上的世界性金融机构已设立了风险管理师(CRO)工作职位,CRO职位比例居首位的为南美洲金融机构,已达95%,居末位的为亚洲金融机构,仅为29%.在目前欧美的部分金融机构中CRO的职位职能仍然由企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普华永道2004年对全球1 400位CEO进行了调查,其中70%的CEO将发展与提高企业的整体化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到他们当前工作内容的首位。调查还显示38蜲认为,企业已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体系,另有46%的CEO表示将在1-3年内建立与发展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体系。  (二)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普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虽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与飞速发展的客观经济形势仍不相适应,呈滞后状态。有人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落后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笔者认为,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之所以没有进行风险管理,是因为缺乏一种与企业整体状况相适应并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系统框架。这种框架可以帮助企业在事件发生前预测风险、事件发生时应对风险、事件发生后评估与监控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出现的诚信危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企业管理当局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社会也是一个风险全球化的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指导框架。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是将评价和管理风险作为重要服务领域。内部审计要检查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做出报告,确定对本组织经营活动和报告有关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条例的遵循情况,评价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还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和遵循情况进行评价等。这正是与我国新出台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具有相同的思想。因此我们将这种系统的内部审计方法称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本文所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根据风险度选择项目,以降低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审计报告可以作为提示风险、防范风险以及信息交流的预警信号。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既是基于降低审计风险,又是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了解风险信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重要风险上,使得年度计划与组织治理层的战略风险相一致,具体审计计划与具体经营风险相一致,还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使治理层随时了解企业的风险信息,这就可以在风险和机遇中寻求均衡点,使企业在风险来临时从被动受损到主动控制和排除风险,从而能够谨慎而又快速地在风险环境中生存、壮大。  2.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识别与评估风险。以系统论为基础产生的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检查本企业的风险情况,还要观察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整个市场的经营风险水平,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识别企业风险。另一方面,在了解了其他企业内部控制程序之后,可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全新的认识,更容易评价本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合适,并采取更佳的内控制度来管理企业的风险。  3.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进行风险的管理与协调。从评价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各领域查找管理漏洞,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识别并防范风险。企业风险无处不在,不但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上一篇:审计服务市场外部效应内在化对审计期看差距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