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表露与规范(2)
2017-08-15 06:28
导读:(三)监事会报告中审计信息表露要求1、《年报准则》1997年首次要求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保存意见或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事项发表独
(三)监事会报告中审计信息表露要求1、《年报准则》1997年首次要求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保存意见或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到1998年全面扩展到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所涉及事项的说明发表独立意见;2、1999年修订稿要求监事会要检查公司财务情况。应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及所涉及的事项作出评价,明确说明报告是否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1999年修订稿要求假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监事会应就董事会对涉及事项的说明明确表示意见。这种由单一发表独立意见改为对财务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和对董事会的说明独立发表意见,即双重意见,这些变化体现了监事会的基本功能,强化了监事会的职责,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
(四)重要事项中审计信息表露1、1994-1997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在董事会报告中表露,并且从1997年开始取消对审计师变更的表露要求;2、2001年首次要求表露报告年度支付给聘任会计师事务所报酬情况。这一表露要求充分体现了事务所与客户的关系,以及监管者对CPA独立性信息表露的高度重视。
(五)财务报告中审计信息表露1、从1994年《年报准则》试行稿就夸大审计报告必须由具有从事证券资格的CPA出具,1995年进一步夸大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两名具有证券资格的CPA;2、要求表露审计所依据的准则;3、表露审计意见全文。这些表露规定充分体现了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正当性的质量要求以及表露的全面性和公然性的要求。
四、上市公司审计信息表露中的题目
(一)审计报告信息表露失真。2001年,有关部分共抽查了16所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涉及41名CPA.这些事件多数都与CPA职业道德有关。另据对1994年第1期-2001年第11期的《证券监视治理委员会公告》的统计有34个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案例中,定期报告审计过程中出具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或重大遗漏的有20个,占54%,融资过程中涉及审计报告失真案例15个,占41%,由此可知,审计报告信息失真的严重性。
中国大学排名
(二)审计报告中独立性信息的表露不充分。1、尽管审计报告指出审计依据是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现了独立性信息,但很概括,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独立审计准则。2、在表露形式上,审计报告放在财务报告中表露投资者会误解审计报告是治理当局对投资者的报告。3、年报摘要中规定假如是标准无保存意见,可以擅自意见类型不而全文表露,此举虽节约了表露本钱,但是投资者不阅读年报正文,单纯从年报摘要中是得不到标准无保存审计报告提供的具体信息。4、从审计报告的标题中看,缺乏独立性信息。审计报告标题无“独立”术语,这种标题给投资者一种错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缺乏独立性。由此,审计报告表露的内容与方式有待改进。
(三)支付事务所报酬的表露不具体。《年报准则》2001年修订稿第四十八条新增表露报告年度支付给聘任师事务所的报酬情况。一方面反映审计工作量与审计效率,另一方面反映事务所收进与客户的依靠关系,反映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但是,支付给事务所的报酬的表露还不具体,并无具体表露审计业务支付费、咨询业务费及所占比例以及支付方式、支付日期等。
(四)审计师更换信息表露不具体。《年报准则》2001年修订稿第四十八条规定公司应表露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有正常公道变更也存在异常变更。变更理由的充分表露,不仅体现审计师同行的职业责任,而且也向投资者提供审计独立性的信息,更加有助于审计报告使用人确定已审报表的可信性。但是,目前表露的聘任和解聘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址、同址、时间,上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的记录不具体,甚至缺少;另外,事务所内部CPA的委派变更信息也无表露。事实上某一CPA长期为客户服务可能其独立性。因此,时常更换委派的CPA并对其助理职员的适当督导,有助于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进步。较为具体的表露事务所的变更和CPA更换情况,有助于公众对事务所内部控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