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企业审计的创新(3)

2017-08-18 01:17
导读:在新的形势下,要搞好企业审计,审计人员还应当加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在经济生活中,企业是一个细胞,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
在新的形势下,要搞好企业审计,审计人员还应当加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在经济生活中,企业是一个细胞,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共同发展的,整个国家以至全世界的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营销,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也影响到企业的管理行为,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所以,我们对国有企业搞审计,必须熟悉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大背景。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把一些具体的问题放到一定的环境下,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 我们的企业审计人员既要熟悉企业的财务,还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应该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这方面,标准要定的高一些,要自加压力。如果说,现在的知识总量有一斗,那么,你不要认为有一斗就够了,应该有三斗。我们的知识层面,既要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储备,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运用计算机审计,对于企业审计来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有一些国有企业规模很大,它的财务管理手段也不断地更新。我们的审计手段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不能低于企业管理的水平。现在有些大企业,资产总量很大,规模很大,子公司很多,需要我们了解的情况很多,光靠人力往往达不到,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手段,借助于计算机。而且审计一些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如果不用计算机,就会出现进不了门,打不开帐的局面。我们必须防止这种现象。在这个方面,不仅是个硬件的问题,有没有计算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才的问题,是观念问题。现在我们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硬件的建设,人才严重缺乏。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我们的观念也不适应,有一些同志觉得,多少年我们就这样过来了,不用计算机也照样工作,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也照样可以工作。这种认识一定要克服。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遇到严重的困难。现在社会上闲置的人才多得很,新毕业的大学生,懂计算机的、懂财务的年轻人多得很,由于机构、编制的原因,进不了机关,进不了审计机关。但审计队伍不是没有后备力量,不是没有竞争者。我们的审计人员要看到这一点。按照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由于种种原因,人员不再更新,不能工作了,怎么办?那时就别无选择,就是谁能干谁来干。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没有永远的铁交椅和铁饭碗,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无论是搞审计的,还是党政机关,一个必然的趋势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你能不能干得了,这是首要的问题。我们的同志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武装自己,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这是第二个问题。三、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开发运用。尽管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总量在减少,但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在不断地发展。企业审计的任务也还是很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审计机关力量不足和审计任务重,这个矛盾是一个长期的矛盾,企业审计同样面临这个矛盾。我们不可能每年对所有的企业都审计一遍,做不到的,从来也没有做到过。再增加多少人也做不到。那么,我们的思路就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我们每年只能有选择地审计一部分重点企业,这就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审计这些企业?怎么样审计?审计以后还应该做什么?比如,在省厅,我们一年也许只能安排两个、三个大企业的审计,一个市也许就安排一两个、两三个企业的审计。审计这两三个企业以后,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我感到,现在这些后续的工作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如果仅仅就事论事,审计哪一个企业,就给哪一个企业出一份报告,下一个审计决定,罚点儿款,那么两、三个月就完成了审计的过程,从程序上来讲都够了。但是如果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应该做。在这个方面,我们还必须有创新的思维,要创新,也就是审计方法上的一种创新。当然在审计的组织方法上也要不断地创新。审计的企业数量不多,但是究竟应当怎么样审计,却是值得研究和改进的。我主张,我们审计企业的数量不一定要多,但是质量一定要高。我们有力量就多审计,没有力量就少安排一些审计任务。但是既然要审计一个企业,力量就要保证,就要组织一只精良的队伍上去,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工作。然后对于审计的成果再来一个深加工,加工、转化、用好。要解剖麻雀,即使我们只审计了一个企业,发现这个企业的问题,依法处理、处罚,这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审计这一个企业,对于从这一个企业看到的一些问题,怎么样来做一种更深层次的分析,来预测和判断,在别的类似企业也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别的企业,对于那些我们没有能够及时地去审计的更多企业,也起到一种预警的作用。我认为这个方面是更重要的。对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时,通过对一部分企业的审计所掌握的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分析、研究,我们还可以对于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完善有关方面的政策,深化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应该成为我们企业审计的一个重点。企业审计的创新,今后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衡量我们企业审计的成效怎么样,不能只看你审计了多少个企业,不能简单地以数量来论成效。同时应该以质量论成效,而且看待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看对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运用是不是做到位了。比如我们审计了阳煤集团,或者审计了太钢,那么我们通过对阳煤和太钢的审计,发现了一些什么重要的问题,就要分析,联系当前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方面一些共性的问题,再来分析其他企业的情况,对其他企业起一种预警的作用,就有关的政策性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如果后面的这些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审计质量就显示出来了,我们审计工作的水平也就体现出来了,就提高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努力方向。如果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一些,即使我们的力量不够,我们每年不可能审计很多企业,但是通过对少数企业的审计,就可以对更多的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发挥很好的作用,起到一种导向和预警的作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选择一些各种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实施审计,在审计的基础上提出有分量、有水平的分析报告。这个报告要有别于过去那种传统的综合报告。要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从宏观方面和深层次上,回答一些应该回答的问题。
上一篇:审计评价难的成因与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