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2)

2017-08-18 01:54
导读:二、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高校内部审计部分在高校内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本部分、本单位行使监视、服务与评价,为单
  二、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高校内部审计部分在高校内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本部分、本单位行使监视、服务与评价,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比较普遍的做法,一种是单独设立审计处,另一种是把审计机构和监察、纪检部分合并在一起。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高校内部设置的机构,行政上受单位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使得内审在某些方面很难依法审计。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负责人既领导财务部分又领导审计部分,在审计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本校利益的限制。特别是当某些学校领导违纪或者参与违纪时,高校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不可能对学校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当然也不可能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所以也就轻易发生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全。近年来,内部审计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2004年出台了修订后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15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随后,教育部也接着出台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分别有《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作为依据相比,内部审计的法律级次明显偏低。高校内部审计职员进行审计时,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大都依靠经验和专业判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因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3.高校内部控制的强弱。健全并得到有效的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高校财务收支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差错,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反之,则增加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进而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另外,无意识的差错轻易发现,产生后果的危害性也较小,但假如是有意识的舞弊,则其手法隐蔽,特别是串通舞弊较难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4.高校内部审计职员自身素质的因素。审计职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内部审计风险大小的很重要的因素。内部审计职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内部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涉及到高校活动、经济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职员应当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才能在高校日渐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审计中发现的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而事实上,高校内部的审计职员,综合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更新较慢、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少数内部审计职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表现在徇私情、害怕打击报复,在发现重大题目的时候因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职员的同事关系、熟人关系或者彼此有利益关系,不能正确履行审计职责,甚至故意放弃对这些题目的追查和揭露,提供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  5.高校内部审计职员选用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方式、的。高校内部审计对象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程序、审计方式与方法,审计对象不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方式、方法也不同。高校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审计,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审计手段和方式方法轻易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调查取证难度较大,内部审计职员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所有的经济事项进行全面的审计。假如高校内部审计职员选择审计程序和审计方式、方法不当,就有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未能发现重大的错误、未能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使审计结论和事实不一致,从而导致审计风险。  6.其他方面。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除了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以及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使用不当等的原因外,还表现在内部审计本身。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方法模式仍然停留在以查账为基础的“防弊查错”传统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职员风险意识不强、内部审计机构不能正确进行职能定位,越权处理本不属于审计范围内的事务,以为单位内部的事情,无论轻重大小,内审部分都要过问,或者直接参与到单位内部具体的经济事务处理中,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忙于应付,影响了内部审计正常的工作,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一篇:浅析验资高风险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