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审计质量控制(2)
2017-08-19 04:24
导读:多伦多市审计长公署的审计计划分为三至五年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每年7至9月份编制年度审计计划,10月份交由各部分交换意见,11月份交审计委
多伦多市审计长公署的审计计划分为三至五年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每年7至9月份编制年度审计计划,10月份交由各部分交换意见,11月份交审计委员会审核,12月份交议会审批 ,下一年1月份出台。年度审计计划一般安排17-20个审计项目,在计划中有20%是机动时间。
对于审计计划确定的每个审计项目,在规划阶段要制定审计方案。以安大略省审计长公署为例,审计方案要列出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由谁提出审计、审计的目标、标准、方法等,审计方案经副审计长、审计长审阅,审计长批准签发。
(二)重点把好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关
加拿大审计机关十分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审计报告的编制和要求与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基本相同。以渥太华市审计长公署为例,他们的审计报告内容大致包括:第一部分:背景先容,即为何审计,如何审计,所依据的审计标准是什么,审计的目标、范围,审计所受的限制等;第二部分:总体评估,即审计报告摘要;第三部分:具体审计发现的和结果,包括审计发现了什么,为何很重要,被审计单位采取了哪些纠正措施,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反馈意见,审计建议等;第四部分:附件,更具体的审计发现题目内容。
加拿大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据多伦多市审计长公署先容,他们均匀每个审计项目中约有40%的时间用于审计报告起草与审定,要求审计报告必须清楚、有意义、有重大题目的结论,审计意见客观公正、无偏见等。审计报告形成初稿后,不但审计项目经理、高级审计经理要审核,主任和审计长也要复核。这是对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主任复核的内容包括:审计报告的逻辑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否提出了相关建议;语言的通俗性;审计方案所规定的目标是否实现。对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将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时间约为二周,同时需将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列进审计报告。之后将审计报告交由行政秘书审核,由审计长批准签发。最后将审计报告送交被审计单位和议会审计委员会。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渥太华市审计长公署在审计报告形成过程中要由一位资深的质量保证经理专门来审核审计报告及相关的工作记录和审计证据。安大略省审计长公署则增加了类似于我国审计机关审计业务委员会或办公会的评审制度,通过由各个部分有关职员组成评审组,对审计中发现的题目进行审核。非绩效审计项目结束后,则由各部分之间进行互查。
(三)加强审计后续调查和治理,跟踪落实审计建议
审计后续调查和治理主要包括四个质量控制点:一是建立审计报告所反映的题目与其相关审计证据之间的索引联系,便于检索;二是发放被审计单位意见调查表,为了让被审计单位充分发表意见,收回的调查表不反馈给审计项目经理,而是直接送交高级审计经理;三是对审计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纠正方案,审计机关在小范围内再审计,检查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四是定期开展同业互查。按照IIA的标准,每三年请其他审计机关来进行一次同业互查。主要是针对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重点在程序方面的检查,而不是实质性的检查,不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
(四)对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依靠于审计职员的素质、执业标准和信息沟通
对审计职员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更多地依靠于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同时辅以相关的业务培训,使审计职员保持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这是进步审计质量的基础。加拿大审计职员的专业认证程度很高,实行同一的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如要求审计职员必须具备特许师(CA),或者注册会计师(CGA)、注册治理师(CMA)等其中至少一项资格。审计机关要求审计职员每年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培训、,并鼓励审计职员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认证,在考试用度和时间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