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贸易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4)
2017-08-20 06:41
导读:三、我国贸易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一)我国贸易银行创新内审制度和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我国贸易银行尽快与国际贸易银行的惯例接轨。纵
三、我国贸易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一)我国贸易银行创新内审制度和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我国贸易银行尽快与国际贸易银行的惯例接轨。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贸易银行无不具有一个相对独立、较高权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视体系。加进WTO后,市场竞争更加规范也更加激烈。贸易银行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欲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务必要加强企业治理,特别是随着2006年我国进世承诺期结束的邻近,各级贸易银行为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建立健全银行公司治理,而强化贸易银行内部审计治理与控制、发挥内审增值作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有利于加强贸易银行内部营运资金治理。风险和收益是贸易银行经营治理面临的最主要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贸易银行要取得高收益,就必须面对高风险,而能否承担高风险则取决于风险治理能力。巴塞尔II的核心内容是全面进步风险治理水平,即正确地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反映了当今世界先进的风险治理技术和监治理念与实践,风险治理在贸易银行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增值型审计,是贸易银行经营治理中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促进贸易银行不断进步经营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内审制度和模式创新的具体实现途径
由上可知,贸易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是贸易银行改革和发展取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整个贸易银行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贸易银行各项业务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贸易银行业务逐步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并驾齐驱,内部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需要审计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必须创新我国贸易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其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通过创新内审观念,进步贸易银行内审价值。应当在有关中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规定,使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从治理结构上升到公司治理的实质内容,熟悉到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措施,使内部审计机构和职员得到银行应有的重视,使内部审计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帮助银行改进风险治理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改善,与董事会、高级治理层、外部审计师一起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贸易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置身银行内部的一个部分,有着外部监管和审计无法替换的上风,既可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审查,又可对有关题目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进的了解,从而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营治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治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进步审计质量,节减审计本钱,为银行增加价值。
2.通过创新内审机制,为银行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隶属于谁,即受谁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般说来,内部审计所隶属的层次越高,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强,反之就越低。西方贸易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有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等形式。近年来,我国贸易银行也进行了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探索,应当肯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正确的,都有利于进步内审部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大多数贸易银行的内部审计仍然是在行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直接对行长负责,形式上处于较高地位,但实际上陷进了自己监视自己的怪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究其主要原因是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大条件没有解决。因此,必须按照良好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银行现有的内审体制。应当在贸易银行中成扬名副实在的能真正发挥其应有职能的董事会。在董事会设立之后,还应当改变内审部分的负责对象,是内审部分直接向董事会而不向总行行长负责。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通过创新内审方法和手段,为银行增加价值。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外部监管、经营环节对银行强化风险防范,进步内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世后,我国的业将融进国际金融体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迫切要求贸易银行重视审计风险防范的,更新审计理念,增强审计职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1)将风险导向审计引进贸易银行内部审计领域,提升审计质量。风险审计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在贸易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贸易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强内控能力,而且能够来控制、降低审计风险。(2)全面开展增值型审计,需要更新审计手段。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银行信息技术水平迅速进步,电子银行业务也迅速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交易量逐年增加,信息和电子银行方面的风险控制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内部审计手段的改进,不断进步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审计功效,保证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