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4)
2017-08-25 01:51
导读:具体做法多种多样,能充分体现“只审计、不披露,等于没审计;只披露,不查处,等于没披露;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的审计理念就行。如:在
具体做法多种多样,能充分体现“只审计、不披露,等于没审计;只披露,不查处,等于没披露;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的审计理念就行。如:在被审计企业公开张贴《审计公示》,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和举报;以《审计要情》文件形式,向审计派出领导报告有关审计重大发现;召开由有关领导、主管部门及被审计企业参加的审计结果会议,公布审计结果、审计评价及整改要求。
(十)由干部监管部门运用审计结果为主转向干部监管与经营管理、考核评价等部门运用并重
如前所述,最初的审计结果主要是干部监管用于决定经营者的任用,这与初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除组织人事部门运用审计成果、为任用经营者提供一定的依据外,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查办违纪违规、失职渎职和贪污腐败问题,加强权力制约,预防和治理腐败;经营管理部门运用审计发现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评价部门运用审计成果考核业绩、评价责任和核实履职情况,加强责任管理,促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等等。此外,审计结果还广泛运用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和业务调整等重大决策中,运用于被审计对象发现不足,反省工作,完善、提升自身。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的内审定义)。”
企业管理层应该运用审计结果改善组织的运营,增加企业价值;应该运用审计结果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十一)由个人问责转向个人问责与企业整改并重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既审计“人”,也审计“事”,与此对应的审计问责也应该包括人和事两方面。涉及人的问责措施主要有: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组织处理建议;直接给予经济处罚;建议纪检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责任人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涉及事的问责可通过企业整改来落实,主要措施有: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制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理方案;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行动计划和
整改措施。
审计问责重在整改,整改是否到位,重在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没整改,等于没查处,等于没披露,最终等于没审计。审计问责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规范和提升经营管理。为此,要本着“审计必须严格、责任必须追究、问题必须整改”的理念,加大问题的整改力度,对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价,对应落实而未落实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并督促完成,形成以问责促整改、以整改促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
(一)与监事监督的协调发展
监事要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同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进行监督的监事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应该二者存其一,还是比翼双飞呢?笔者认为,是后者。因为监事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摘自《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说,监事监督是通过“纠正与罢免”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使权利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行使。侧重说“否”,主要是约束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员(某个董事、经理或部门领导)的某个期间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其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是通过“评价与问责”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侧重说“是”,主要是激励监督;此外,监事监督是日常、无固定方法、一般无特定目标和期间的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针对某一期间和某一目标(任期责任或专项责任等)实施的监督。二者各有侧重,职责也不同,互不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