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成果与发展探究(2)
2017-08-27 02:00
导读:这18个审计业务项目分别是: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发文底稿)、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业务部分审计意见书
这18个审计业务项目分别是: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发文底稿)、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业务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会议记录、审计意见书(发文底稿)、审计决定(发文底稿)、审计取证材料清单、卷内文件目录、法制机构复核意见书、会计摘录、审计组关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意见的说明、
承诺书、审计结果报告(发文底稿)、审计记事本。
2、审计对象台账。用于审计工作中需要记录的被审单位的一些财务数据,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事业单位台账、行政单位台账,电话簿子模块。这里记录了被审单位历年的财务数据,能够方便需要时调用。
3、常用审计计算。其作用是快速计算一些数据,自动乘税率、折旧率,算比率、小计、合计,多项求和、汇总,该模块有七个选项卡:所得税计算,流转税,折旧表,利润分配计算表,财务指标,工资附加、计算器。
4、法规资料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件及法规摘录,用于各个科室摘录的文件、法规,可按科室、发文字号、文件标题查询;二是文件及法规库,收录从中心到地方的各种法规,包含添加法规、编辑法规、打印等功能,按来文机关查询法规目录子模块,双击某条目录即可以查看具体的内容。
5、文书治理。用于内部办公文档治理,集成在一个软件中使用起来更方便,它包括回档文书目录、收文登记、发文登记,拟稿等子模块,可以添加、删除、查找、打印记录,收发文机关采用双击后从初始数据中自动录进的方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保证按收、发文机关查询的正确性。拟稿按办公治理规则设计工作流程,区分用户名和部分名称以进行发文底稿的拟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6、机关内部治理。用于审计机关内部日常事务的治理,包括工作动态情况和审计请求、审计业务进度表、审计统计报表、机关内部治理制度这些内容。可以在局域网内体现出各科室审计职员当日外出工作地点、审计计划实施时间、机关治理制度的查询等内容,使得治理化、规范化。
7、初始数据。其作用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减少相同数据的重复录进。包括收发文机关、文件缓急、密级、科室、签名、审计计算税率、发文性质、操纵职员等。这些初始数据子模块将数据一次录进,多次调用,例如其他模块需要收发文机关,只需双击编辑框,即打开收发文机关窗体,选择机关名称自动录进,减少人工汉字输进,避免数据重复输进造成的不一致性。
(二)审计业务及办公治理系统的特点
使用该审计软件办公与传统手工办公不同之处表现在:
(1)实现了审计机关内部各个业务科室审计网络办公的需要;
(2)满足了审计业务与局长办公检查、监视控制、年终评审的工作流要求;
(3)实现了移动办公和审计工作平台;
(4)实现了拟稿发文的工作流程;
(5)集成了传统办公文档、收发文治理、文件摘录、法规等办公资源。
该审计软件突出体现的特点有:
(1)移动办公;
(2)签名:亲手签名与自动签名;
(3)集成性;
(4)贴近用户,用户界面友好,操纵简便,不需要专业技术很强的职员;
(5)多用户系统,把整个审计局办公协作起来,形成一个自动处理的工作流系统;
(6)突出实用性,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满足业务员的手工习惯,功能齐全;
(7)安全高效,易维护、易扩展,可移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8)数据实时、正确,自动。
(9)行业性强,符合计算机信息治理要求,达到办公自动化治理的要求。
(三)审计业务及办公治理系统解决的关键题目
辅助审计软件针对实际办公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创新,以确实解决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以进步工作效率、治理化为目标,经过正式投进运行,在实际运用中解决了以下一些关键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