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2)
2017-08-27 06:32
导读:(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范围有限 油田企业审计工作往往局限在会计资料上,对有关的业务活动和文书资料查证不够,对账外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范围有限
油田企业审计工作往往局限在会计资料上,对有关的业务活动和文书资料查证不够,对账外情况的调查肤浅。经济活动是复杂的,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人们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查账,其他方面的资料不是审计的范围。然而,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活动,会计资料上记录反映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有些经济行为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跨越领导干部的任期时间范围,有些项目决策的效果在审计时还没有显现出来,其成败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成本的制约性等方面的限制,审计人员往往很难收集到足够而直接的证据,有时候还可能从与被审计者相关的会计资料中直接取证,这样做当然难保所得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然更谈不上质量保证。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透明
按照《审计法》要求,审计机关应该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在报
企业管理高层的同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只对干部管理部门负责,不公开披露,干部管理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作为受托审计,审计部门负责项目审计工作,审计结果的应用则是组织、纪检等相关部门的职权范围。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工作底稿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确认;在起草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在定稿之前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本人的意见,可以说整个审计工作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但是,审计结果运用不能做到公开、透明。除了作为委托方的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作为受托方的审计机关,作为被审计对象的领导干部及其任职单位等相关各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对外公开披露。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在收到审计结果报告后,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运用上的封闭状况,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少外部的监督压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价的力量有限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体现在执法的威慑力和促进企业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上,以构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这要求审计部门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以取得积极的社会效应。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不少审计部门疲于应付过多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忽视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没有对已有的审计结果作进一步发掘利用,工作上付出很多、收效甚微。审计工作涉及单位多,信息量较大。有些项目审计中虽然审计人员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取得了大量实证资料,但是由于审计部门自身手段有限,与其他执法机关沟通渠道不畅,也由于经济责任评价是一个事关组织用人、事业发展的大事,也是一个事关被审计者个人前途的敏感性问题,所以常常会出现评价只对单位不对人、泛泛而论的现象,主要是怕承担审计风险;致使问题的调查工作无法及时深入下去,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问题和疑点在审计阶段被消化掉,使委托部门无法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全貌,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解决油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抓住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确保审计真实准确
1.应该在审计前召开被审计者
述职报告会,由其对任职期间的工作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与自查,并请与会者作出初步评议,减少审计的盲目性。2.要做到账内审查和账外调查相结合,在对相关书面资料进行审查的同时,也要对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以确保掌握重要情况和线索。3.应结合审查经济效益指标与考核被审计者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4.应该充分发挥群众作用,提高审计实效。总的说来,油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企业资产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个人经济行为;任期内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