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3)
2017-08-27 06:32
导读:(二)适当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确保审计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应不仅仅局限于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二)适当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确保审计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应不仅仅局限于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从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来看,主要还是任职期间单位的财务责任和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向经济发展责任、个人经济行为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拓展,全面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业绩。为此,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企业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有无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损失,领导人应负的直接或间接责任。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料。领导干部是否廉洁,本单位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密切联系群众是减轻审计难度与压力,增加发现线索与疑点机率,确定审计重点、内容与方法,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审计人员应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公开接待来访时间和地点、个别走访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当然,在油田企业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地位比较尴尬,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力度,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工作尺度,降低可能随之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依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明确纪检监察和
组织人事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职责,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保证审计结果质量的职责,从而做到各司其责、责权明晰,还可以明确对审计查明的不同问题,对被审计人分别采取谈话、通报、诫勉、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理等相应的追究措施,使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要将其和公示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在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的同时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办法,让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如果审计质量不高,结果与事实相差甚远,要追究审计机关和有关审计人员的责任;违背“先审后离”的原则,委托程序滞后,不利用审计成果出现任用干部偏差,要追究干部任免机关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领导干部的经济问题不闻不问,严重违纪情况不作处理,要追究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对决策者形成社会压力。纪检部门应根据分类量化考核指标对肯定性的结果给予采纳,对问题性结果根据不同性质给予被审计对象以教育帮助或处罚,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给予职务降免或立案查处,应该尽量把审计成果作为科学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结论
有效地解决油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与对策的简单对应。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而根源就是体制,就是整个时代的大环境。一方面,不能消极等待,坐等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而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力量、创新审计手段、丰富审计内容入手,在现行审计体制范围内,在审计的现有权限内,尽量从技术层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提高,解决依靠审计系统本身力量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正视体制与环境对工作的制约,既要摈弃“审计无所不能”的错误认识、降低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期望值,也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当前应从审计法制建设入手,尽可能地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为审计体制变革营造氛围、构搭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家伦.论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4):18-21.
[2] 石守礼.经济责任审计方法[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2):24.
[3] 邱丽霞.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公用事业财会,2007,(3):50-51.
[4] 吴长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J].审计与理财,2008,(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