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3)
2017-09-03 03:30
导读:当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依然突出,要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配,发挥最大的审
当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依然突出,要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配,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既要确保有年初计划和领导交办的项目的落实,不留审计盲区,又要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监督,因此,在审计计划安排上,就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采取抓大放小、合理取舍的方法,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要科学配置审计力量,对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员统筹安排,在审计组的组成上,采取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方法,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最后,在审计中,广泛运用其他部门人员的力量,吸收业务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听取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意见,弥补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和审计人员不足的矛盾。
(四)深挖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提升审计效果
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程度。一是要加强综合分析,当审计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要通过综合分析,提炼出有情况、有数据、有建议的审计综合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报告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而且涵盖性高,使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进行整改;二是对存在重大违规问题和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在报纸、内部电台、电视台进行曝光,调动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使审计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真正得到体现;三是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反映问题,审计部门要善于将审计成果通过审计信息的方式转化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并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五)加强审计信息、技术的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占有并且能够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是要加速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信息化,建立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审计信息资源电子化、信息化的主要表现为审计档案及审计管理的电子化,其存储方式主要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电子文件、扫描图像等。只有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信息化,建立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更加方便、快速、高效地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查询及传输,以促进审计信息资源更深层次的应用。二是要完善审计信息公布机制,提高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在健全和完善分级管理、授权查询等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试行有限度的审计信息资源的公开查询、披露机制,并在审计机构内部设立查询部门,及时动态地维护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运行;三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要逐步将审计资源信息数据库与局域网、财务部门、供应部门、销售部门等其他管理部门联网,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审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我国的内部审计资源目前尚不能通过市场进行合理配置,而且短期内不会有较快的增长,然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我们只有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善于运用审计资源,才能跟得上企业改革进程的步伐,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刘俊.关于整和审计资源的思考[J].工业审计,2004,(5).
[3] 陈莉莉.浅议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相互配合[J].宁夏审计,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