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提出一种水处理絮凝一沉淀池设计的标准化方法,并用Autolisp语言编程,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设计、计算、绘图的功能。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实现设计智能化。
关键词:絮凝池 Autolisp
概述
近几年来,CAD技术已被各种门类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用作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并作为分析和绘图的有效工具,实现产品和工程设计的自动化。CAD技术把计算机的快速、准确的特点和设计者的逻辑思维及综合能力结合起来,可以加速设计进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笔者将AutoCAD内嵌的Autolisp语言应用于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以栅条式水力絮凝一平面图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充分利用Autolisp的计算功能,使计算结果即可用于绘图,实现快速、高效、智能化设计的绘图工作。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栅条式水力絮凝池的计算标准化
栅条式水力絮凝池的计算通常都是按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进行的,这种方法在实际计算时是可行的,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以流速v作为设计参数存在不合理性,水力搅拌絮凝池是通过水力作用(同时消耗水体能量)达到使絮体并大的目的,絮凝效果只与有效能耗直接相关;②进行流速参数重新选用时,原先的计算全部作废,故计算效率降低;③如用计算机计算,以往的设计软件没有自动调整参数的功能,需人为干预。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一种有利于计算机实现的标准化设计方法,称之为能耗分配法,程序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絮凝池池型;
②输入唯一的设计参数,即絮凝时间t,t可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或生产经验确定,对水力栅条絮凝池,t=8~15 min;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α=h/t=1.0~1.5cm/min;
速度梯度C的计算公式:
G=[(γ/μ)×(h/t)]0.5 (1)
式中:G——速度梯度,S-1;
γ——水的重度,N/m3;
h——絮凝池水头损失,m;
μ——动力粘性系数,Pa·s;
t——絮凝时间,S。
④能耗分配: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新型絮凝池的水头损失与絮凝时间之间的关系,绘出如图1曲线。
其中Xi=ti/t,ti表示絮凝历时;
yi=hi/h,hi表示由t=0到t=ti这段时间内的累计水头损失;
设曲线方程为 y=x/(ax+b),整理得:
1/y=a b/x
作直线拟合,求得系数a≈0.8,b≈0.2故得到能耗分配公式:
y=x/(0.8x+0.2) (2)
将絮凝池分为N段,每段的水头损失可用以上能耗分配经验公式计算:
故X为无因次累计絮凝历时,y为无因次累计水头损失。通常将絮凝池分为三段,则三段的水头损失分别为:
h1=y1·h
h2=(y2-y1)·h (3)
h3=(y3-y2)·h
⑤选定每段栅条板层数ni,计算出一层栅条板的水头损失h0i;及相应的开孔率εi;
h0i=hi/ni; (4)
并由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式5)计算开孔率(式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