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本文探讨了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背景并着重论述了海南地方文献全文数字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全文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48(2005)05-0028-03
海南地方文献作为海南省珍贵的文化和知识遗产,在海南省整个文献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对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随着全球各领域知识的网络化、数字化,以书本为载体的文献资料已远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海南地方文献面临着新的挑战,它必须走向数字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 海南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化的背景
1.1 海南建省前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
海南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建省以前,海南只是广东省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广东省政府就对海南行政区的地方文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当时,广东省各级图书馆大量地征集海南行政区各市、县的地方志及其它的有关海南历史、地理的文献资料。至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华南师大图书馆等依然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海南各市、县地方志;1982年文化部颁布的《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作了明确的规定,海南行政区各市、县图书馆开始积极主动地征集、整理地方文献;但由于当时各市县的图书馆的经费和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跟不上,文献没得到深加工。
1.2 海南建省后地方文献资源的保护
海南建省后,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市、县图书馆都有专款作为征集地方文献的费用。海南省政府于2001年拔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再版国内及海外所存的海南省各市、县的地方县志,现在海南出版社陆续出版《海南地方志丛书》(共67册、1 500万字)和《海南先贤诗文丛刊》(共了25册、560万字),将在2004年10月出齐,这是到目前为止,海南最完整的一部史料志。此举对于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地方文献对研究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教学和科研,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也积极参与了海南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从1985年开始,我馆就对收集海南地方文献的重视,当时就从一些报纸和期刊上搜集了一些有关海南的经济、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地方资料,并编制了一套卡片,分类编目后进行收藏。到1995年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时候,全部录入在ILAS中自建的《海南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1992年开始设海南地方文献专藏库,专门收藏海南解放以来各种地方报纸和杂志的合订本、历代的方志、地方丛书、会议资料汇编、年谱和族谱等古籍和现代出版的反映海南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和地理资源的图书。
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地方文献,我馆多次派专人到广东各大图书馆考察,在华南师大图书馆复印了《正德琼台志》、《琼州府志》等珍贵的地方志,2002年10月又派专人到广州考察,在广东民族学院复印了《广东民族研究论丛》、《黎族风情》等本馆没有的少数民族资料,并与中山图书馆合作参加上海图书馆主持编撰的《中国家谱总目》的海南家谱部分的编目工作,此书即将出版。
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我馆多次与省政协、省地方志、海瑞墓等单位联系,争取到了很多历史类的捐赠的书。2004年1月14日,我们图书馆主办了“海南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座谈会”,邀请了研究海南地方文献的在海口的专家、学者参加,各位专家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不少专家把自己珍贵的私藏书捐给图书馆。韩冰老先生自己捐出珍贵文献的同时,还联系了香港东西方文化出版社的寒山碧先生,把他的一些珍贵资料捐给了图书馆。还有李放先生等专家也捐了珍贵的华侨资料。经过多方的努力,我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在海南各图书馆中是最齐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