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 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
五 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应蔡元培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