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本文根据所在地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条件,介绍了本馆建立相应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并使之发挥作用的事实与体会,论证了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图书馆因地制宜,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鉴于已有很多图书馆学专家、学者在研究探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利用,并已基本形成共识,故本文不再赘言,只以实例论述我馆根据所在地与台湾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1 建立适应本地发展需要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
1.1 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与台湾的渊源关系
我县地处福建省南端,是一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岛屿,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从东山海域打捞了大量的更新世中、晚期哺乳动物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专家研究断定,这些哺乳动物化石与台湾西岸海域的动物化石非常相似,它证明“东山陆桥”的存在,并于史前多次露出海面,使闽台陆地相连。古动物及古人类就是通过“东山陆桥”迁入台湾的。历史上,东山先民因捕鱼或经商,频繁往返于台湾海峡。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大批东山男儿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年间,又有大批青年随施琅东征,统一台湾,开发宝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撤退台湾前,又从东山掳走壮丁4000多人,据统计,现在台湾岛上的东山籍居民有4万多人。因此,自古东山与台湾血脉相连,习俗相近,文化同根。
东山又是福建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岛上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省级文物保护遗址——郑成功水操台,施琅东征台湾的出发地——宫前湾,还有用来抗击倭寇的铜山古城等等。东山岛还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历史上出过不少文化名人。特别是东山自1984年被国务院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台湾农业经济投资区、国家一类口岸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2藏书体系
鉴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对台关系,我馆把加强地方文献的收藏、整理及利用,纳入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长期规划,并确立以地方史料、地方志、迁台族谱、地方名人文献以及涉及本地旅游、海产资源为重点的地方文献收藏范围。在全县范围内乃至县外省外,建立了资料征集“联系网”。“联系网”的主要成员单位有:对台办、方志办、史志办、城建办、文联、博物、群文、人大、政协及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通过电话联系、登门访求、复制、交换等方法,收集到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其中有些手搞、拓片等,还是孤本。如明末黄道周《榕颂》书法手稿、明代邱逢甲所著的《绣英阁诗抄》(复印本),还有迁台族谱、《东山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历代碑刻拓片》、《台湾府志》及有关寺庙史志的铅印本、油印本、手刻本等,计4000 多种1万多册。其中古旧文献4000多册,现行文献6000多册。
2 地方文献在闽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1寻根谒祖 骨肉情深
自1987年台湾当局放宽岛内民众回大陆探亲政策以后,冰封了38年的历史之河开始解冻,回乡寻根问祖的同胞接踵而至,络绎不绝。但是,毕竟断绝联系数十年,许多台胞一时很难找到自己的祖家与亲人。因此,他们每次回乡,总要先到图书馆查阅族谱或其它有关资料。或通过馆藏地方文献资料寻找到自己失散三四十年的亲人,或通过馆藏迁台族谱查找出自己的根。一时,我馆蜚声海外、,成了“维系两岸亲情的纽带”。台湾宜兰许亚风女士的丈夫许派,生前念念不忘其大陆的祖家以及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子。丈夫去逝后,她为了实现其夫遗愿,多次向东山对台办、公安局等发过“寻人启事”,但多如石沉大海。后来,她慕名到我馆查阅迁台族谱及去台人员情况资料,终于查到“蛛丝马迹”。根据族谱的辈序,再逐一探访寻查,最后终于在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找到她丈夫在大陆的亲生儿子。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了,许女士万分感激,逢人就讲:“东山图书馆的族谱还真管用!它可帮了我的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