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那一盆两千年的洗澡水(6)

2013-11-03 01:01
导读:就作品里性别关系的结构和女性形象的表达来看,不如说它和裸体、沐浴、偷窥与认同系列的视觉作品属于同一脉络,我指的正是男性凝视女性、进而依据
就作品里性别关系的结构和女性形象的表达来看,不如说它和裸体、沐浴、偷窥与认同系列的视觉作品属于同一脉络,我指的正是男性凝视女性、进而依据这个被凝视的镜像让女性认同的脉络。

  《苏州河》设计了这样两段故事,都由一个带摄像机的个体摄影师讲出。第一段里,一个叫马达的青年弄了一辆摩托车,在送货过程中,客户给了他特殊的货品,未成年的孩子牡丹。牡丹的父亲每逢叫女人的时候,就打发马达送牡丹去姑母处。在这个交往中,牡丹爱上了马达,她甚至不惜在下雨天跑去找马达,表达对爱的需索。为勒索牡丹父亲钱财,马达绑架了牡丹。得知自己成为人质只是为45万块钱后,牡丹手持马达送给她的美人鱼跳进了苏州河。

  在第二段故事里,马达出狱后回到城市。现在他在城市里寻找失落的爱,遇到了在酒吧浴缸里扮演美人鱼的美美。美美和牡丹长得一样(同样由周迅扮演)。马达不断对美美叙述牡丹,美美为之感动,开始在自己的大腿上贴牡丹花,这标志着她已经认同并开始模仿马达叙述中的人物。

  摄影师感觉到马达介入了自己的生活,他质问马达,而这时马达突然宣称他找到了牡丹。镜头切入一个相认场景,牡丹现在是个平凡的售货员,她终于和马达破镜重圆。但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摩托失事,他们双双丧命。

  这个片子里有几个与我分析的"苏珊娜"系列相关的符号:水、沐浴、窥视和被欲望的女子。首先,水,在这里它是新写实风格里缓缓呈现的苏州河水。其次,它是酒吧鱼缸里的水,美美在这缸水里被人观赏。第三,这水是先让少女牡丹投河、最终又淹死了马达和成人牡丹的河水。牡丹第一次投河,缘于对马达出卖她的恼怒。她第二次丧生,则提示了爱情团圆的不可信-欲望的危险。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美人鱼是一个道具,它把两幕故事和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娄烨在叙述中兜兜转转,始终强调自己在叙述,而这个叙述又不可信。但是在"我的摄像机从不撒谎"的包装下,观众毕竟看到了一个编造的过程。而这个编造的过程依然暴露了导演演绎爱情神话的拙劣。这个神话在于,马达欺骗牡丹、致使少女投河的悲剧在电影中无足轻重、不了了之;而马达寻求牡丹、美美向牡丹认同的过程在电影中被铺展升华。电影强调的是男人寻找的执著和女人对这种执著的感动。在这个感动中,一切欺骗和摧残都得以化解。的确,美人鱼是这个意思,为了爱情,牺牲生命也是必要的。美人鱼的神话意蕴是:得到男人的爱高于生命本身。

  《苏州河》让一个失意的、神经有问题的男人充当爱情神话的主角,仿佛解构了爱情的不存在,这个设计也与疏离的话外音、从不露脸的叙述者相呼应。它强调故事的虚构性,似乎预先防备着认真的分析。但我无法放过的是,故事里把两个女子都设计为有待领养(反对虐养)的爱情宠物,有意模糊男主人公致人死命的责任,这究竟是为什么?电影的讲述告诉观众,这是对明知不存在的浪漫爱徒劳的寻找,牡丹投河之死立即结束了第一幕,而马达神经质的寻找(它体现为一系列跟踪、窥视和窥视下的画面)却是第二幕的重头戏。明明是未成年少女牡丹是一场诈骗中的受害者,但在电影里她却被表现成主动的性诱惑者,成年男子马达则被表现为被动的,他的犯罪似乎是身不由己,而且是受制于犯罪团伙里的女人。由于电影完全不考虑少女牡丹投河给她带来的任何身心创伤,因此,它所传布的文化信息是无理性的:寻找爱显得很重要,无论多么徒劳;而爱什么人、爱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女性在这个男主角寻找爱的历程中,她们分别扮演诱惑者、启蒙者、被认同和被寻找的目标物这些角色。她们的存在烘托男性寻求,体现男性的重要。《苏州河》最终可以让早年投河的牡丹一经指认,立即重返马达怀抱,正是基于这种对男性重要性的体认。这个信息误导的问题在于,它把妇女的痛苦、妇女的生命代价一笔勾销了。而女性的价值也仅仅在于她终于有了前来领养她的爱情主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似乎不经意的信息,那个指挥马达作案的女骗子居然叫萧红(长相和萧红肖似)。难以相信家娄烨不知道萧红是谁,因此我无法把这个解读成巧合。设想一部女导演拍的片子里某个罪犯叫鲁迅或者钱钟书,娄烨也会感觉怪异吧。不是说不可以拿名人来游戏,而是说游戏的精神本当是戏弄权威、消解权势;如果游戏弱势群体,那是在帮谁呢?

 结语

  我对"苏珊娜与长老"的兴趣,是从教授"视觉"这门课程开始的。本文从这一题材的作品开始,东西游历,从圣经故事到绘画,从小说到电影。选来作为分析样本的作品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性别,聚焦的则是如何看待妇女的身体,在表现妇女的身体时,不同时代和性别的作家又有什么差异。

  作为这篇长文的结语,我不能不承认:从苏珊娜沐浴的水,到害死小团圆媳妇的洗澡水,从《苏州河》美美冒充美人鱼游摆的鱼缸水,还有"泡的就是你"、"红颜祸水"以及屡见不鲜的"美女把贪官拉下水",尽管变化,男性偏见的思维定式绵延不绝:女人是欲望的对象,女人可欲;同时,女人危险,控制欲望就要控制女人。

  我对上女性艺术家关于裸体与沐浴题材的表达,只涉及了中外两个例子,就其量的意义而言,影响不足为凭。但是,就其根本性质而言,这些艺术经验是对男性中心凝视传统的持续抗争。她们的声音在当时都不被听见,但其理性价值却一直投射到未来。女性主义对历史上妇女创作的研究正在改写我们已知的艺术史。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观看传统中把妇女定位于被看者、置于男性凝视的主控操纵,强化了男性权力,剥夺了女性的主体性。这传统,正如千年一盆洗澡水,从古到今,陈腐凝滞。死水泡不出新意思,男性凝视的问题,值得今天中国新一代艺术家警醒。在绘画和电影世界,如今很多新突破来自创作者新的性别观念和视野,中国的男性艺术家如果缺乏性别敏感,势必制约他们的创造力。

  重评经典,只能说明一切都不是自然而然,而是文化使然;本文的全部分析与其说得出了若干结论,不如说期待更大范围内的文化反思:反思视觉艺术的传统,挑战其权威,揭示以往的艺术规范与男权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妇女的身体和性别在艺术中必须拥有一个新的位置,就此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改变艺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改变社会和文化的问题。

注释:
1.《苏撒拿传》,见《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8月第1版,第260页。
2.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第1版,第55页。
3.同上,第75页。
4.Gerrard, Lisa. " Women as Spectacle", http://www.humnet.ucla.edu/people/gerrard/default.htm 
5.同2。
6.同4。
7.同2,第56页。
8.同2,第51页。
9.Patrick, "Postcards & Female Nudes" , http://www.magna.com.au/~pyb/pge.htm
从"明信片与女性裸体画"这个网站上可以看到苏珊娜题材的15幅绘画作品,其创作的时间跨度从1555开始到1964年,风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主义到法国印象派。这些图片显然还是不完全的,但大体可以看到被重复最多的东西,使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看作结构"苏珊娜与长老"这一绘画场景的基本元素。
10.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123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1.转引自Patrick " Postcards & Female Nudes" 网站上"苏珊娜传"网页说明文字,"Susanna"(The Book of Susanna),http://www.magna.com.au/~pyb/pcpage.htm
12.见克劳斯.克莱默等著:《欧洲洗浴文化史》彩色插图第1页上插图1说明,江帆等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3.同上,见彩色插图第2页上插图4说明。
14.同12,第17页。
15
上一篇:美术对“科学”的误读 下一篇:没有了